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想我的一一,善良,乖巧,从来知道心疼父母。
我正上着班,突然觉得头晕目眩,走路都走不动了,想吐,扶着墙去洗手间,却吐不出来。开着车更危险,恍惚地在路上,一个劲儿地命令自己打起精神才挪到家,几乎连踩刹车的力气都没有了。
打开门,我直奔床上,女儿和她爹跟在后面问:“怎么了?”
我懒懒地说:“病了。”再不愿张口。
两岁的女儿跟在爸爸后面给我端水拿药,关切地将药送入我口中,我吃了药,躺下就睡。女儿不再说话,依偎在我身边,摸着我的耳朵,居然跟我一起睡着了。
醒来后她的第一句话就问我:“妈妈你好些了吗?”
我好些了,抱过女儿亲了亲她:“谢谢你关心妈妈,好孩子!”
她爹切菜,她看见了,跑过去说:“爸爸,小心别切着手!”
要是她爹百年不遇地踩着凳子干点什么,她这个关心哦:“爸爸,我给你扶着,小心别摔着啊!”客厅的吊灯坏了一年多之后,她爹终于换了,她高兴地赞叹道:“爸爸,你的能力可真强啊!”逗得她爹开心大笑。
她也很利落,要是一起出个门,往往我是最后一个,“妈妈,就等你了!”她常常站在门口催我。
可是她是不是太要强了呢?有一阵子,她的老师告诉我,午休她不愿意脱上衣,为了起床时穿衣服得第一名。平时更不用说,如果和小朋友比赛跑步或做别的,她赢了皆大欢喜,她要输了就一百个不情愿,赌气不玩了。中班时老师开始布置作业,如果会,她很快做完,但是不会的题目,还没做眼泪就下来了。连吃饭,都要争个第一。于是我们常常教育她,输赢不重要。
她也有自己的朋友。我会分别问她,你喜欢你的朋友们什么地方?她回答:“我喜欢林曦的声音,还因为我漂亮她也漂亮,我的衣服好看,她的衣服也好看。我喜欢金金的笑,还喜欢张怡然的勇敢。”她喜欢的朋友,怎么玩都不会吵架,可是不喜欢的人,她扭头就走,一句话也不多说。
真性情的一一,我既希望她不虚伪,永远保持真善美,又担心她的将来,会与伪善的大众格格不入。
所以我告诉她,朋友送给的礼物,即使不喜欢也不要当面说出来;我还告诉她,别人来家里作客,不论你是否喜欢,都得礼貌待人。她爹对我的教育嗤之以鼻。我觉得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还是需要的,因为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她很少向我们要什么东西。玩具或者衣服。总是给她买什么她就玩什么。大概正因为此,才有了后来的“小汽车事件”。
她爹执意要给她买一辆汽车。我对这种庞然大物的玩具不是很赞成。花钱多少是小事,关键是她能玩几天?再说,完全可以去游乐场解决她的好奇心。那里有各式各样的汽车。她爹说:“她跟我说过好几次了,想要一辆小汽车,她从来没找我要过别的,我当然要满足她。”
好吧,我让步。“买可以,你得陪她玩,别买了来放在那里当废品。”
买来第一天,她爹陪着她去了广场,所有的小朋友都围过来跟着一一跑,一一和她爹的虚荣心同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后来她爹得意洋洋地说:“你是愿意自己的孩子跟在别人家的小汽车后面跑呢,还是愿意别的孩子跟在自己孩子的小汽车后面跑?那感觉绝对不一样!”
但是也正如我所说,小汽车搬出去,前后不超过7次。一一不爱玩了,新鲜劲一过,她爹也不再兑现天天陪孩子玩汽车的诺言。小汽车一放就是两年。一一长大了,已经坐不进去了。她爹说:“只要孩子玩一次,小汽车也买得值!”这是他的理念。
我和孩子爹,就教育问题往往不能达成一致。没有对错,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不知道一一将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也不知道汽车带给她多少童年的欢乐。
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无数次地爱看《猫和老鼠》,喜欢《睡美人》里的公主和王子,喜欢给芭比公主穿各种种样的裙子。后来又喜欢上《功夫熊猫》。她问:“阿宝是怎么练的武功?是他爸爸给他报的班吗?”
我狂笑不止。
我正上着班,突然觉得头晕目眩,走路都走不动了,想吐,扶着墙去洗手间,却吐不出来。开着车更危险,恍惚地在路上,一个劲儿地命令自己打起精神才挪到家,几乎连踩刹车的力气都没有了。
打开门,我直奔床上,女儿和她爹跟在后面问:“怎么了?”
我懒懒地说:“病了。”再不愿张口。
两岁的女儿跟在爸爸后面给我端水拿药,关切地将药送入我口中,我吃了药,躺下就睡。女儿不再说话,依偎在我身边,摸着我的耳朵,居然跟我一起睡着了。
醒来后她的第一句话就问我:“妈妈你好些了吗?”
我好些了,抱过女儿亲了亲她:“谢谢你关心妈妈,好孩子!”
她爹切菜,她看见了,跑过去说:“爸爸,小心别切着手!”
要是她爹百年不遇地踩着凳子干点什么,她这个关心哦:“爸爸,我给你扶着,小心别摔着啊!”客厅的吊灯坏了一年多之后,她爹终于换了,她高兴地赞叹道:“爸爸,你的能力可真强啊!”逗得她爹开心大笑。
她也很利落,要是一起出个门,往往我是最后一个,“妈妈,就等你了!”她常常站在门口催我。
可是她是不是太要强了呢?有一阵子,她的老师告诉我,午休她不愿意脱上衣,为了起床时穿衣服得第一名。平时更不用说,如果和小朋友比赛跑步或做别的,她赢了皆大欢喜,她要输了就一百个不情愿,赌气不玩了。中班时老师开始布置作业,如果会,她很快做完,但是不会的题目,还没做眼泪就下来了。连吃饭,都要争个第一。于是我们常常教育她,输赢不重要。
她也有自己的朋友。我会分别问她,你喜欢你的朋友们什么地方?她回答:“我喜欢林曦的声音,还因为我漂亮她也漂亮,我的衣服好看,她的衣服也好看。我喜欢金金的笑,还喜欢张怡然的勇敢。”她喜欢的朋友,怎么玩都不会吵架,可是不喜欢的人,她扭头就走,一句话也不多说。
真性情的一一,我既希望她不虚伪,永远保持真善美,又担心她的将来,会与伪善的大众格格不入。
所以我告诉她,朋友送给的礼物,即使不喜欢也不要当面说出来;我还告诉她,别人来家里作客,不论你是否喜欢,都得礼貌待人。她爹对我的教育嗤之以鼻。我觉得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还是需要的,因为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她很少向我们要什么东西。玩具或者衣服。总是给她买什么她就玩什么。大概正因为此,才有了后来的“小汽车事件”。
她爹执意要给她买一辆汽车。我对这种庞然大物的玩具不是很赞成。花钱多少是小事,关键是她能玩几天?再说,完全可以去游乐场解决她的好奇心。那里有各式各样的汽车。她爹说:“她跟我说过好几次了,想要一辆小汽车,她从来没找我要过别的,我当然要满足她。”
好吧,我让步。“买可以,你得陪她玩,别买了来放在那里当废品。”
买来第一天,她爹陪着她去了广场,所有的小朋友都围过来跟着一一跑,一一和她爹的虚荣心同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后来她爹得意洋洋地说:“你是愿意自己的孩子跟在别人家的小汽车后面跑呢,还是愿意别的孩子跟在自己孩子的小汽车后面跑?那感觉绝对不一样!”
但是也正如我所说,小汽车搬出去,前后不超过7次。一一不爱玩了,新鲜劲一过,她爹也不再兑现天天陪孩子玩汽车的诺言。小汽车一放就是两年。一一长大了,已经坐不进去了。她爹说:“只要孩子玩一次,小汽车也买得值!”这是他的理念。
我和孩子爹,就教育问题往往不能达成一致。没有对错,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不知道一一将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也不知道汽车带给她多少童年的欢乐。
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无数次地爱看《猫和老鼠》,喜欢《睡美人》里的公主和王子,喜欢给芭比公主穿各种种样的裙子。后来又喜欢上《功夫熊猫》。她问:“阿宝是怎么练的武功?是他爸爸给他报的班吗?”
我狂笑不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