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集团收缩战线 “输血”内地子公司


中原集团收缩战线,“输血”内地子公司,台湾信义房屋跟进。  

  “金九银十”往年都令房产业兴奋,但今年,房地产中介行“未见金秋直面寒冬”。在此背景下,中国最大的中介行——中原集团祭出“拯救计划”,输血旗下的内地企业,以协助内地公司挺过楼市的漫漫寒冬。

  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近日在香港公开表示,集团董事局已决定向内地业务注资1亿元,帮助内地子公司度过眼下寒冬。中原集团在内地的子公司为中原(中国)物业顾问有限公司(下称“中原物业”)。

  中原物业子公司上海中原物业代理有限公司(“上海中原”)是上海业务规模最大的二手房代理商,上海中原副总经理李锦德昨天晚上表示,在总体成交依然不振的背景下,内地楼市出现了新一轮的调整和分化,对二手中介行业产生不小冲击。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来上海房产成交量不断下滑萎缩,最终造成了上海中介全行业陷入亏损。

  对于不断恶化的二手楼市,施永青启动应急机制,他表示,以往中原物业区域总监拥有开铺自主权,当区域经营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区域总监可自行决定开店。为了在目前淡市控制规模,中原最近决定将区域开店权收归公司。以后亏本的区域,区域总监要通知上级,不能自行保住分行,亏本的分行亦不能续租铺位。这一收缩举措将在内地、香港同时进行。

  昨天晚上,另一家上海中介公司台湾信义房屋一位高管在电话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台湾信义房屋已经向上海信义房屋增资上千万美元,用于发展和改造大陆门店。

  此前不久,上海信义房屋中介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8月成交统计显示,8月上海中高档二手房市场较7月份成交总套数环比下降15%,成交总面积下降近13%,与去年的火爆形势已无法同日而语。

  21世纪中国不动产高级副总裁兼上海区域总经理张卫平对记者表示,这一轮房地产调整至今已经10个多月,预计颓势可能还会持续到明年,公司要做好最坏情况下的过冬御寒准备。

  中小中介的倒闭及门店收缩使得中介行去年曾一度面临的人员紧缺现象出现了逆转,大量成熟经纪人和经理正在市场上找饭碗。

  “现在中介行业已经进入‘现金为王’的时代。以成交量为基石、依赖收取佣金谋利的房屋中介,目前普遍面临深度亏损。”上海福美来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正华向本报表示,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7月份和8月份已经跌破了1万套的关口,而今年前6个月,总计仅仅成交了7万多套,粗略计算就上海1万多家二手房中介门店平均每月大约成交仅为1套,必定有大量门店存在月度“零成交”。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