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强与徐景安讨论:什么是普世价值观


韩德强与徐景安讨论:什么是普世价值观

----2008年8月31在创建中国新文化

(北京)论坛第八次会议上的发言

韩德强:

    我建议诸位看看潘维的《法制与民主迷信》。我跟潘维在改革开放上的看法差异很大,他基本上是全面肯定派,我虽然谈不上全面否定,但是我确实否定很多。他批判民主迷信,但是要民主,这点我跟潘维是一致的,我们要民主,但不要民主迷信。

    潘维大概讲了这么一个思路。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民主搞得比较好,是因为民主跟法治配合得比较好,单纯民主的话,很可能出现大问题。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就是因为搞单纯民主,缺乏法治配合,往往会出问题,即使是三权分立,多党政权。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是民主所需要的,但不是民主能保证的。民主上台执政的党,可以取消这四大自由,只能由法治来保证。八十年代以来,我们普遍有一个民主迷信,潘维讲要补法治这一课,我觉得非常重要。

要把民主和法治分开来讲比较好。他讲一切权力归人民和一切权力归民主,逻辑上都叫民主迷信。法治的意思是一切权力不是归人民,而是归自然法、基本法,民主只能在法治的框架下运行。我认为潘维这本书挺值得读的。 

潘维批判了民主迷信,但可能走到法治迷信上了。他的意思是我们现在一党执政挺好,加上六大法律支柱就可以了,第一个就叫文官独立,第二个叫司法独立,第三个审计独立……就是先把法治搞起来。

没有多党制怎么独立呀?他的意思是法治的独立性来源于基本法。我想这是不可分离的,恐怕既要民主,又要法治。还需要一个东西叫高尚。离开了高尚的法治和离开了高尚的民主,恐怕都站不住脚。我反复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对高尚过度否定。

徐景安

你说的民主大概什么含义?

韩德强

当诸位批评共产党犯这个错误、犯那个错误,有这问题、有哪问题,我都可以承认,但动机是高尚的。

夏业良

你凭什么说,共产党人的动机一定是高尚的?

韩德强

基督教,历史上确实想高尚过,共产党也确实想高尚过。

周孝正

有高尚一闪念。

徐景安

我还是想听听你的民主概念是什么?

韩德强:

我认为西方的三权分立就是民主,程序民主就是民主。当然,如果程序民主和利益集团结合,就可能操控整个社会。如果民主和高尚结合,就可能结出真的民主的果子。民主和市场结合,可能结出民主转制的果子。高尚怎么定义,可五花八门,但什么是堕落,比较好定义。我认为纯粹的不劳而获就是堕落,比如说股票市场就是堕落。

夏业良:

你不能说参与股市的所有人都堕落,只能是那些暗箱操作的。

韩德强

当年反对投机倒把,这的确是走了一个极端。可是今天把所有不劳而获的金融投机都放出来了,是不是到了另一个极端?今天这个社会少数人投机取巧、掠夺社会的巨大财富。

徐景安

你说自由、民主、高尚是不是具有?

韩德强

我说的是民主、法治、高尚,我还要加两个我所希望的普世价值,即公正、强大。

徐景安:

谁强大?

韩德强

中国强大。强大意味着公正,强大跟公正可能是对立面,可是民主和法治可能也是对立面。我想告诉诸位简单的逻辑,这五位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既有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相互制约。追求强大过分了,一定会损害公正;追求公正过分了,可能会影响强大。

徐景安

德强讲的民主、法治、公正,从字面说,没有分歧,可能解释起来会有不同。比如,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最大的民主,那就南辕北辙了。这就是强调自由的重要。如果借口民主、法治、公正,还有高尚、强大,剝夺了人的自由和权利,那就可能回到全面专政的年代。当然德强讲的民主不是这个意思,他赞成权力制衡、程序民主。潘维强调法治是对的,没有法治,民主就会乱套。但法治怎么保证?如果有一种政治力量违法而得不到惩治,没有另一种力量来抗衡,法治就是一句空话。潘维提出了法治的具体建议是有价值的,但否定民主是片面的。

用道德代替高尚比较好,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人人都应该遵守。高尚作为一种动机,很难判别,而且不能作为对每一个人的要求。至于国家强大,我看不会有分歧。问题是放在什么位置,以什么为终极目的?把国家强大放在首位,以国家利益为第一,集体利益、个体利益都得服从,这就是计划经济。而德强一直很强调所谓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并且认为只有少数人能代表、考虑长远、整体,实际上也只是少数人是高尚的。这是他的思想核心。这一切对他来说,是一种美好的设计,而对我们过来之人就是历史。中国人就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天天学老三篇,人人学雷锋,勒紧褲腰带搞建设,结果怎么样呢?不是说,计划经济没有成绩,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怎么会没有成就呢?问题是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收益与成本之比如何?该不该牺牲几千万人的生命,民众的自由被全面剝夺,还处于普遍贫困之中。邓小平的伟大就是使中国选择了另一条路,尽管今天看问题不少,但这条路对不对?我们与左派的分歧,就在他们要走回头路。就以国力来衡量,计划经济的30年与改革开放的30年相比,哪个贡献大?当然,没有计划经济30年打下的基础,也不会有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但是反过来,如果不搞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再延续30年,将什么样?看看我们的邻居就知道了。朝鲜与韩国,以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来比较,哪个国力强,哪边民众生活得好?现在一批左派,老是拿民族利益来说事。潘维居然说,你们可以反共,但不能反华。好像主张改革的都是反华的,司马南也是这个调。我可以说,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国家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而国家是政府代表的,民众没有什么权利,改革成果的分配出了问题。如果以国家强大为首位,更没有理由否定改革。而改革派却以民众的利益为重、为本,还要继续推进改革,重点是限制政府权力,这就发生了严重分歧,也就被司马说成是反政府、反体制、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