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中国阶层变迁的牺牲品——改革篇之二》中,我已经谈到“房地产企业根本不是在08年才进入冬天,而是一直处于冬天,之前高房价所带来的春天仅仅是假象,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一个产品可以持续涨价。特别是房地产业在政治、经济、民生的裹胁下,真正的春天只有向着解决贫富差距的道路上前行才可能真正到来”。特别是在房地产业经受波动的今天,对于想要在汹涌的波涛中有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必须要从新审视自己,而不是去把希望寄托在政府救市上,开发商唯一的出路是“自救”,而自救的唯一方法则是“创新”——是一种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新!创新的核心又是“思想”
路在何方?答案很简单——创新
这里的创新是抛开外界因素从企业本身讲的,在实践中也要因企业而定。在思想解放和思想创新的基础上所带来的产品创新、市场定位、经营理念、开发模式、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品牌建设、社会责任等全方位的创新。
1、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有两种方式:
一是创新一种原来没有的产品;二是革新现有的产品或经营方式。
未来的产品肯定会被细分,在全国市场的大致分割下,区域市场必将形成寡头垄断,而未来产品必将向着复合型转变,旅游地产、工业地产、体育地产、人文地产、养生地产、生态地产、科技地产等等我们统称为泛地产,但是这仅仅存在于演化的过程中,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是符合人文生态的产品,因为,没有任何课题比保护生态更重要了。
2、战略创新
伴随着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成熟,一线城市的御寒能力略显脆弱,它的价值理论也在逐渐淡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二、三线城市的投资价值开始吸引大量投资者、专家学者的目光,由此而引发的二、三线城市价值理论被概念化透支,一些真正的价值洼地却没有被挖掘。恰在此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选择新的市场和战略模式成为现阶段及未来长远的发展方向。
另外,我还要强调一点:战略仅仅是帮助你赢得竞争的价值主张,即帮助你取得竞争优势,战略的重要性是体现在执行上。
3、思想创新(核心)
一是抛弃浮华的外表,真正的实现生活技能的完备,立足于城市建设者和城市运营商的地位,赋予自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的做一个变革的推动者。
二是从”商人“到”企业家“的角色转变(这也是所有创新的前提)
(1)创新是企业家的内核
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向来不缺少商人,而是缺少企业家。我们也应该看到,企业不应该是财富垄断和绞杀的工具,不是滋生腐败的源区,企业应该是社会的强大引擎,是经济繁荣的基础。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从经济方面开拓是扩充自己与国家是最直接的行为。再引入市场经济之后,按市场法则从事经济活动,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里程碑,而市场经济用一句通俗的话解释就是:拼命的促使人不断的赚钱赚钱在赚钱。由此提升了商人的地位,也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商不断赚取利润的核心目标也是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下逐渐演化到暴利的。所以,回过头看,也就有理由对暴利少一些责备了。
而今,房地产在面临全行业的洗牌时,以商人的姿态挺进下一轮的竞争已经不具备优势了,必须要在商人的基础上把自己提升到企业家的高度才能够引领企业全方位的创新。因为,创新是企业家的内核。
早在1942年,“创新主义经济学家之父”熊比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中,使“企业家”之一独特的生产力要素成为最重要要素。熊比特指出,所谓创新就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企业家被称为“创新的灵魂”。
由于经济发展的动态性,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才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创新是增长的灵魂,创新使企业家成为企业的催生婆或者走出困境的领路人,是企业成长迅速的原因。这一点正是现在房地产企业所需要吸收和接纳的,可是在实践过程中确实复杂儿多变的,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住一个原则,那在从商人到企业家转变的道路上就会顺利很多。
这就是要了解企业家的特征:它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能力的双重属性。(在此不详细阐述)同时还要清楚的知道企业家的职能是什么?它是由企业家市场职能、资源职能、管理职能、创新职能等为一体的职能体系。只有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家职能,才能够成为具有显著成就的经营者,才能够实现谋求长远快速发展的目标。
(2)创造真正的就业机会
思想的创新也存在于思想高度的提升。那就是在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仅仅要承担企业自身的责任和风险,而且要担纲起社会的责任和风险。因为,经营企业就意味着管理风险,而不是避开风险。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根据《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该报告发布时的37%(世界银行的统计是不到30%)升至本世纪中叶的75%,每年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这还不算期间增长的人口)。就意味着要提供每年1000多万的就业岗位。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政府提供的少有的岗位和福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同企业合作,一起创造各种就业机会——不是政府部门里虚假的就业机会,而是在新创企业里真正的就业机会,同时,只要政府调整相关税收和就业法律,引导和奖励创业、冒险、投资、这一问题最终能从根本上解决。
从感性层面来讲,处于下层的阶级心里还是有希望的,那嚒能够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东西很多——占第一位的是自由和尊严。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希望来自于有意义、有发展潜力的工作,这个问题的核心又回到就业机会上——真正的就业机会。
从欧洲的发展中看,欧洲需要私营企业来创造就业机会。在过去的35年里,美国的经济创造了5700万新的工作岗位,同一时期——欧洲GDP总和与美国相仿——却只创造了400万个工作岗位。问题出在那些限制投资的法律法规上,拿法国和德国来说,这两个国家鼓励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就很少,另外,两国的就业法还对企业解雇员工设置了重重障碍,所以,且也不愿意招聘新员工。
美国的文化崇尚冒险。在美国人看来,企业家是民族英雄——他们为社会创造了“生产”就业机会的强大机器。美国的资本市场非常活跃。大量资金雄厚的投资者到处寻找新的点子和有志于将这些创意付诸实践的创业人士。从而开辟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而中国的文化更崇尚创业精神,在强大的制造和科技实力的支出下,中国在提供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出口基础之上,也会提升更多的就业岗位。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之上,创造出更有意义的工作——能够为人们带来真正的发展的工作,就业问题才会真正解决。相关法律必须进行改革。同时,人们也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正是风险,勇于冒险。各企业应采取果断行动,大胆投资,而企业家必须挺身而出,为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虽然一些企业会失败,但是,更多的企业将迈向成功,在他们的带动下,中国的经济也必将是蓬勃发展的。
4、其他创新
关于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经营理念等创新在本篇就不一一赘述,我将在接下的改革篇中阐述。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