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杂记》


〔周末茶座〕

《台中杂记》

 

     工作忙起来,脑海里也只有“工作”两字。这几天,面对问题奶粉,也就忘记了夫人仍然在台湾讲学。前天发表了《重塑企业形象任重道远 》之后,突然想起:夫人中秋节日有问候吗?因为她月初离开广州到台湾讲学已经有半个月了!

    打开邮箱,果然夫人有话了:

 

    看了你的博客,三鹿事件已掀起轩然大波。近两天在台湾报纸的头版头条也有报道。台湾进口了一批,是用澳洲品牌的,经查约半数已售食物店,多数用于制作点心、奶茶,已在一两个月前销售。但未作为奶粉零售。


    台湾在周五开始受台风影响,风雨交加,台风昨天在东北部的花莲登陆,台湾东北部暴雨强风,中南部的雨势也颇大。我在周五晚上搭高速列车到高雄,昨天到屏东科技大学的野生动物收容中心,我的一位博士生拟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猴子。……

    夫人还俏皮地说:

 

    台湾有一家连锁的“廖叔叔健康馆”,据闻是经营健康食品的,在台中和高雄都有分店。原来你在台湾的生意还做得不错呢,居然没告诉我呀!哈哈!

    后来发现,她在讲学期间也不忘记录一些台湾奇闻趣事,以下是她的《台中杂记》


台中杂记

 

一、城市印象
  

     台湾的两大都市在南北两端。北部的台北是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南部的高雄是重要的海港城市,物流中心。而位于中部的台中是一个中等城市,没有台北的繁华和高雄的繁忙,却有一种小城的悠闲和简朴,这里的街道多数比较古旧,“骑楼”到处可见。各种小吃店比比皆是,既有台式的牛肉面、担仔面、鲁肉饭、肉丸等,也不乏意大利粉、火锅、烤肉,尤为风行的是和式料理,但多数是经过“改良”的日式套餐,丰俭由人。各种家庭式的小店铺遍布大街小巷,颇有昔日广州西关的风貌。

 

  然而,台湾近年经济发展迟滞,台中的市政管理与台北、高雄比较颇为逊色。这里“骑楼”很多,因为“有瓦遮头”,小餐馆往往把桌凳摆在人行道上,甚至在人行道上加铺地板,竖起屏风,圈地经营。再加上顾客的汽车、摩托车一排排停在马路边,让行人无路可行,只能走到马路上。

 

  此间摩托车甚多,是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由于汽车的费用较高,且城中停车困难,而台中尚未有地铁,中下阶层民众只能选择摩托车。为数众多的铁骑在路上轰鸣而过,十分刺耳,晚间尤甚。

 

二、院校概况
  

    中国医药大学原名“中国医药学院”,开办于1958年,主校区位于台中市北区学士路。该校从1965年开设中医科,1972年正式获核准中医学系,学制由6年改为7年。1974年获准设立中国药学研究所硕士班,1975年设立中国医学研究所硕士班,1984年成立学士后中医学系,1988年设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博士班。1999年设立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硕士班。2003年更名为“中国医药大学”。该校的校训是“仁·慎·勤·廉”。要求“视病犹亲,修己善群,终生学习,术德兼修”。

 

    中国医药大学是台湾首家设立中医学系的高等学校。并首创中西医学兼修。中医学系每年招生约120人,分甲、乙两组,甲组为八年制双主修,毕业生可分别考取中医师执照和西医师执照;乙组为七年制单主修,毕业生只能考取中医师执照。学士后中医学系为五年制,是台湾唯一招收大学各学系毕业生修读中医学的院系,每年招生100人。培养现代中医师。其学费约13万台币/年(约合3万人民币),与长庚大学的中医学系比较,学费约高2万台币。而学生录取分数则略低于长庚。

 

  1991年中医药展示馆开幕。陆续建成“中药展示馆”(1991)、“中医药展示馆”(1997)、“立夫中医药展示馆”(1998)。

 

  2000年与北京、黑龙江、南京、浙江、福建、广州等中医院校以及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签定学术交流协议。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成立于1980年,是台湾首家中西医合作型医院。现已由创办初期的220病床扩充为2000余病床的医学中心。设“癌症中心”、“急症暨外伤中心”、“心脏血管中心”、“脑中风中心”、“肾脏医学中心”、“神经精神中心”、“器官移植中心”、“预防医学中心”。中医门诊设于“美德医学大楼”。此外,1986年还在云林县开设了北港附设医院。该医院距离台中约90分钟的车程,约有500病床,有中医门诊。

 

三、细微之处见人情
  

     中国医药大学1992年成立“教学遗体中心”。由遗体捐献志愿者或其家属与中心签订协议。捐献者被尊为“舍身菩萨”,捐献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生前照片等陈列在基础医学大楼解剖室之橱窗。在介绍文字中,每位捐献者均被称为老师。大体解剖室的师生每年为遗体捐献者举行祭奠仪式。校长、佛教法师、全体解剖学教师、遗体捐献者家属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共同进行感恩追思,缅怀无言老师的教导。
  
  附设医院把“就诊·权利声明”陈列在大堂和走廊,瞩目可见。内容包括“尊重、品质、平等、隐私、自由、资讯、告知、决定、预立、拒绝、申诉”等11项目。宣示患者的基本权利,并提供申诉电话。把就诊之知情权告知于就诊之前。
  
  台中的人行道处处被商家占道,或被汽车、摩托车停放,显得拥挤不堪。然而,在一些宽阔的主干马路上,却留有颇宽的绿化带,不但有绿树遮阴,还在中间辟有步道,并有长椅点缀其间,时有长者在此小歇或闲聊。车水马龙的马路中央,也可觅清净之地,亦一景也。

  
四、美食·小吃


  台湾的珍珠奶茶遐迩闻名。其创始店家“春水堂”位于台中闹市一隅,原来是一家泡沫红茶店,现在已成为连锁经营的人文茶馆。除珍珠奶茶和各式奶茶、咖啡,还经营面食、点心等地方小吃,如招牌麻香面线、功夫面、开阳面、米粿、珍珠丸子等等。两层的小店简朴、清雅,亦比较实惠,珍珠奶茶和干面线的价格均为50-60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5元以下),花费台币一百多元即可在二楼雅座享用一茶一面。亦一乐也。
  
  台湾与华南地区的饮食习惯比较相似,但许多食品名称各异,如台式“烧仙草”相当于广式的“凉粉”,“仙草”就是凉粉草一类的植物。制作方法类似。而台式“肉丸”则与大陆的肉丸不同,彰化肉丸是用厚厚的粉皮包起来,过油后再煮,一个肉丸就可以装一小碗。台南的肉丸则是蒸熟的。均与华南、华北的丸子不一样。台湾把采用传统做法的食品冠以“古早味”,大概是受日文的影响。
  
  药膳在台湾也颇为流行。传统的做法有药炖排骨、当归羊肉汤、四神汤、肉骨茶、枸杞红枣茶等。而新潮药膳馆则以养生为标榜,融合中医与西医的理念,采用绿色蔬菜,低脂、低糖、高纤维材料,并在养肝、补血、养颜等方面做文章。既有中式的养生馆,也有日式的养生铁板烧等。
  
  位于台中美术馆前的绿园道,是一条异国风情街。在绿荫环绕的市民广场两旁,五权西三街和五权西四街上,有希腊式、意大利式、法国式、丹麦式、美国式、墨西哥式、日本式等咖啡厅和餐厅,也有京华烟云、本草养生等洋溢着古典情调的中餐馆。颇有悠闲、怀旧的情调。其中,既有宁静、幽雅的法国餐厅,每道菜乃至甜点都由大厨给你别出心裁地设计安排,让你在期待中品尝着自己那一份美食,因为每位客人的主菜、配菜、汤和甜点都可能不一样。也有充满童趣的南瓜屋,小朋友可以在热闹好玩的自助餐厅天天过“万圣节”;还有连菜单也衬着儿童图画的安徒生童话餐厅……各个年龄段的客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钟爱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