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
人类的思维,有两种不同的指向,一是认知,一是筹划。认知是为了弄清对象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筹划是为了弄清如何才能利用各种条件,做成某件事情。认知的最高成果就是形成理论,理论是用抽象概念建构起来的具有普遍性的观念体系,筹划的典型表现就是工程,工程是用具体材料建构起来的具有个别性的实存体系。认知型思维的高级形式就是理论思维,筹划型思维的高级形式就是工程思维。
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有着明确的划分,各司其职。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常常互相混淆,理工不分,经常出现用理论思维的方法来解决人文社会工程问题的现象,常常理所当然的将理论研究直接当成工程设计,将理论体系直接当作工作蓝图,总以为理论上成立就等于工程上可以,即使在实施中碰壁,也往往归咎于或者理论还不够成熟,或者操作不合要求,而意识不到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混淆了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用理论思维去处理本该用工程思维处理的问题,结果导致事倍功半,或根本不能成功。
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显然不能用理论思维的方法去设计改革的进程,而应当用工程思维方法设计改革方案。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最大的区别在于理论思维是一种抽象的过程,它忽略了许多细节问题,是一种理性的假设,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工程思维必须立足于现实,为实现某一个价值目标,寻找最佳路径。任何现实都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管理工作,社会制度的安排制定都是工程思维活动,所谓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指的工程思维的现实性、具体性。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我们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这一类能真正了解中国现状,并能畴划中国未来的社会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