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八月,作为新中国成立59年来,规模最为盛大、影响最为深远、筹备时间最为漫长的旷世壮举,北京奥运会取得了空前的、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功。这届奥运会对于当今的中国及未来的中国,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它留给当今中国人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将是史无前例的。作为企业界人士,我也想到了北京奥运会对于企业经营方面的许多可资借鉴的意义。
凡事预则立。精致的筹备过程,是确保事业成功的关键。北京奥运会的筹备过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正式举办权的那一天算起,甚至还可以上蒴到15年前的1993年9月的第一次申办。如此长期的筹备过程,对于承担此项重任的北京奥组委说来,却丝毫也不轻松。从申办理念、奥运口号的提出,到场馆设计、基础团队的构建;从环境治理、交通改善的实施,到安全保卫、门票销售的落实;从开闭幕式的创意、圣火传递,到奥运标志、吉祥物、奖牌、主题歌的独具匠心。每一个环节无不凝聚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本届奥运会的高水平。在企业经营中,我们总是习惯将一些有着许多环节、涉及很多部门和人员、延续很长时间的项目,称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此次北京奥运会正可谓规模空前浩大、环节极为众多、而又衔接的如此紧密的优良工程啊。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说,尽管不可能复杂到筹备奥运的程度,但面对一些涉及方面较多的事务,如果不是认真细致地进行谋划,效果必然也会大打折扣的。所以我对此次北京奥运筹备工作之细致的印象太深刻了,而且值得在以后的经营实践中继承其精髓。
成大事必须按规则。要实现高水平、有特色的目标,就要按国际标准行事。我们国家有太长的时间实行的是闭关自守的政策,这样做的必然结果就是远离国际社会、不懂国际规则、国家处于长期落后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后,中国实施了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路线,真正向世界敞开了大门,我们逐渐学会了按国际规则处理国际及国内事务。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此次的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期间,申办阶段的开始,我们就聘请了国际著名的公关公司做顾问,从而有效缩短了我们与国际通行规则及行为方式之间的距离,逐渐学会了以国际化的思维方式思考奥运的筹备。这实在是个巨大的历史性进步,如果按我们以往的思维模式,如此大的国际盛事。我们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也会做得很好,没必要考虑借助外援。其实,如果站在地球村的角度上看,合理地借助别人的所长,为我所用,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才是现代人的选择嘛。世界上的各种资源都和我们有关,以开放的心态,善于借助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最顶级的专业技术力量,才可能从根本上保证此次北京奥运会真正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啊。我们做企业的在当今的国际化背景下,形成按国际化通行规则行事的习惯和思维模式同样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都处在完全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之中,任何封闭自己、夜郎自大的企业都会路子越走越窄的。
换位思考,客人至上。我们曾经习惯于以我为中心的强势思维,在曾经的那个历史时代中,我们曾经如此狂热地自大过。当时的中国人曾经疯狂地喊出过“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东风压倒西风,当今世界,舍我其谁”那样极端的口号。在当时无数中国人、尤其是一些极左的当权者的头脑中,我们中国人是战无不胜、无所不能的。即便是邀请友人来做客,也是津津乐道于我们自己的国粹,很少从人家的角度考虑如何尊重客人的习惯,结果,人家当然无法接受,只能选择敬而远之了。由于改革开放,我们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主随客便的待客之道。这一点,非常鲜明地体现在了北京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之中,例如前后两句奥运口号的立足点就非常鲜明地反映了这个变化。93年的申办口号是“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其中尽管反映了中国人对承办奥运的迫切心情,但却更多的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而本届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变成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完全超越了自我,走出了中国的局限,从世界的角度抒发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强烈责任。而在许多的筹备细节中,我们也更多地从各国运动员、媒体记者、观众游客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这就真正赢得了各国客人的心,从而使北京奥运的筹办,获得了国际社会一致的好评。把这种思维模式放到企业经营的条件之下,这就是换位思考、客户至上,一切以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为出发点。一个企业,如果真正确立了这样如此强烈的客户服务意识,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则就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