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粥决策看制度管理
管理学上有一则关于制度效力的案例:有七个人一起喝粥,由于每个人都比较自私而且他们没有称量的用具,因此怎样做到公平的分粥成为令他们很头疼的问题。后来他们发挥各自的智慧先后尝试了不同的分粥方法:
方法1: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这种方式大家发现,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方法2:每人轮流负责分粥。虽然这样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饱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熬。
每个人都有机会谋私利意味着每个人的权益都会遭到损害,而且又造成了资源浪费。
方法3: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大家意识到,环境能够重塑一个人,可能会出现堕落和风气败坏现象。
方法4: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这告诉我们群体无决策,民主不等于群体决议,没有相对集权的组织,效率无从谈起。
方法5: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从上面的故事体会到好的制度是天使,坏的制度是魔鬼。
很多企业抱怨员工经常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却从来不思考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不合理的制度才是根源。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安排的作用:方法1和3显示了“权力会导致腐败”,而方法2方法3又,而采用方法4又会使效率变得低下,只有方法5才是最经济和最合理的。
德鲁克认为:一个有效管理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企业——可惜在我们大多数的企业中,看到的往往不是机制和制度在起作用,而是创业者的传奇故事、英雄事迹、个人魅力在流淌。
看了分粥的案例,你是不是应该思考你企业的制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