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于陕西经济机遇大于危机


金融危机对于陕西经济机遇大于危机

―――访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

面对金融危机,陕西反应迅速,几乎在中央做出十项刺激经济措施的同时,陕西也出台了自己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那么,这对陕西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这些政策对陕西经济未来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为此,记者专访了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以下就是记者和裴成荣的精彩对话。

记者:本次金融危机有什么特点?对我们会产生什么影响?

裴成荣:本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而引发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深化、扩散,在经历了次级贷危机、次级债危机、金融危机阶段以后,目前已经进入了经济危机阶段。

据英国中央银行200810月底估计,本次金融危机已经造成世界银行机构损失高达2.83万亿美元。尤其是冰岛甚至已经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而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主要实体经济已经受到严重影响。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只有0.9%;而欧元区2008年第三季度经济下降0.2%,正式陷入了经济衰退;与此同时,英国也出现了16年来的首次经济下滑。

记者:诱发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裴成荣:这是由美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决定的,美国是崇尚自由的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拉动,于是鼓励消费就成为美国一项基本政策,于是信贷消费开始应运而出,而加上美国普通民众几乎没有储蓄的习惯,因此,美国民众大部分采用寅吃卯粮的方式消费。同时,因为金融监管机构的缺失,一大批远低于信贷偿还能力的人也纷纷选择贷款消费,大量的去买房、买车,结果呆账和坏账在开始在银行里大量滋生,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

而华尔街的银行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则把金融资产债券化,然后发行到全世界各地,结果债务被推到全球,风险也被推向了全球。随着债券的不断的创新和发行,债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一定程度后就控制不了,可以说,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是迟早的事情。

同时,因为美国长期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很多人都去贷款买房买车,结果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同时也把房价给推上去了。

记者:这场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的影响有多大?

裴成荣:这场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持有美国债务的损失,包括外汇储备的损失和持有美国次级债的损失。在外汇储备方面,20079月我国外汇储备为14336.11亿美元,估计其中约有65%是美元形式的资产,以20089月美元贬值9%测算,一年时间外汇储备损失约有840亿美元。在次级债方面,我国持有4000亿美元左右“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的长期债券,根据彭博社20081113的估计,中国银行的损失约为38亿美元。

而间接损失则是指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对于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其中比较直接的影响是两个方面,一是出口,二是外商投资。这在珠三角地区比较明显,但对陕西影响不是很大,我们陕西主要是果业方面的影响比较大。

记者:和1929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比较,本次金融危机有什么异同?

裴成荣:本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绝不亚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但由于应对经济危机理论以及经验的成熟,各国政府能够迅速的施行治理措施,使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要小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本次金融危机已经成为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说百年不遇一点也不夸张,而且本次金融危机还将引发世界各国普遍性的经济增长减速甚至衰退,要走出低谷实现经济复苏需要23年时间。而受此影响,陕西经济要实现复苏,至少需要1年多的时间。

记者:如果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比较,这次金融危机又有什么特点?

裴成荣: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比较,这次金融危机涉及的面要广的多,而且影响要大的多,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仅限于亚洲,甚至上说主要是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伤害最大。

记者:面对这场突如其来金融危机,我们该如何应对?

裴成荣:为了消除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于2008115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涉及项目投资高达4万亿元。另外,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还决定2008年第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而继国务院推出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后,各地政府也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计划,根据对目前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的合算,投资计划总额已经接近18万亿,而陕西也迅速出台扩大内需的八项措施。

但是,应该看到,这些项目会和原计划的投资项目有部分重合,其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应估计过高。各级政府加大对于财政扩张政策的宣传,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公众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避免出现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未来的预期悲观而导致经济进入衰退期。

记者:那么,本次金融危机对陕西经济的影响究竟就有多大,具体涉及到那些行业?

裴成荣:由于陕西经济的外向程度较低,如2007年陕西出口额只有46.72亿美元,仅占整个GDP6%左右;因此,金融危机对于陕西经济的影响比较小,而且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趋缓产生的间接影响。

这里表现最明显的是果业,尤其是浓缩果汁,2007年陕西浓缩果汁的出口额已达到6.6亿美元,是陕西最大的出口单品。当前,金融危机已经对陕西的果汁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海关部门统计,200819月份中国累计出口苹果汁56.2万吨,同比下滑27%,陕西的出口量则累计下滑约30%。而目前中国浓缩苹果汁产能大约1/3分布在陕西,年生产能力接近190万吨。因此,2008年的产能利用率将降至低点,这使得2007年大幅扩充产能的加工企业处于更加严峻的境地。

另外,对于陕西经济影响较大的就是能源化工行业了,自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一次“过山车”的游戏。由200732056.41美元/桶起步,于2008年的710达到顶点144.96美元/桶,之后受经济增长减缓引致的能源需求预期下降的影响开始急速下跌,至20081121已经跌破50美元/桶大关。而能源价格的下挫对于陕北以石油、煤炭为支撑的经济板块必将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对陕西经济的整体走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当然,陕西的传统优势行业如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旅游餐饮也会随着国内经济增长的趋缓而受到一些影响。

记者:有人说,中央启动的10项政策是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对于我们陕西来说则是个机遇,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裴成荣:相对而言,本次金融危机给陕西造成的影响的确不大,而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却给陕西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国家目前实施的财政扩张政策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主,由此将带动基础建材、能源等工业产品的需求,这自然可以缓解金融危机对陕西经济的不利影响。第二,短时间内大规模的集中投资必将会显著改善陕西目前的交通、电力以及农村条件,为陕西经济的再次起飞提供奠定基础。第三,由于美元不可避免的走弱,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将会相对比较便宜,这将为陕西更新技术装备、实现产业升级提供契机。第四,由于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企业的破产,随着经济的复苏,将会产生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这也为陕西接受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

记者:你觉得陕西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些机遇?

裴成荣: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陕西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机会,通过这次政策上有利因素争取多上项目,上好项目,把陕西的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另外,利用关天经济区作为国家三个经济高地的定位的优惠政策,大力推进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率先把这一区域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产业示范区,使陕西成为名副其实的桥头堡。

记者:你对陕西经济的未来形势怎么看?

裴成荣:应该说陕西经济这几年的整体走势是不错的,这个从陕西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看出。但陕西经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优势行业的产业链条太短,就拿我们的苹果产业来说,我们就只有一个浓缩果汁做的好,结果一遇到危机,我们的果汁厂就顶不住了,不敢去收苹果,结果大量的果子只能压在农民手里,眼睁睁的看着它坏掉、烂掉。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搞一些果醋、果酱、果酒、果脯等相关产业,延伸其产业链条,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抵御风险,而且还能在产业升级的同时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

所以,我觉得我们政府应该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抓好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争取把产业链条加长,只有这样,陕西经济的发展才会更健康,更科学。

记者:你觉得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裴成荣: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尽快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上半年,我们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是防止经济过热,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然而,自20089月份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开始调整其经济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我觉得还应该进一步放宽,与此同时,还应放宽对民间资本的限制,让这部分资本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记者:最后,你还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裴成荣: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确应该反思过去30年间一直推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重新考虑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我觉得应该以内需导向为主,其实这一点中央已经意识到了,所以最近才会出现以扩大内需为目的产业调整,而且中央一下子就拿出了4万亿元人民币来刺激内需,可见这中间的潜力有多大。另外,我也注意到,中央十项措施中涉及的项目大都和基础设施有关,而我们知道,基础设施的面很宽,涉及的产业链条很多,可以带动水泥、钢铁、沥青、建材等很多行业的发展。就是不谈这些,最起码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可以缓解当前因金融危机影响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政府应有防范金融危机的意识,并且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的同时,还应注重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监管必须跟上金融的发展速度。

另外,我们在积极吸引外资的同时,更应注意外资的质量,要有好的产业政策来引导,而不是让他们直接去资本市场,要知道,金融资本是为产业资本服务的 。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我们的政府,开放金融资本应有一个度,要把握一个节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一下子都放开,要有节奏、分阶段,逐步开放,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它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却是有益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