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袤翔:畅想在琳琅的春联街市上
过了腊月二十三,街上就有了出售春联的摊子,那些印刷精美的格式春联,还有带着生肖的福字以及大大小小的中国结与灯笼等等,平铺在地上或张挂在树上以及树与树之间的绳子上,在道路两边对阵式的构成了几十米甚至上百长的长廊。置身这艳丽红火的长廊里,无论是买主还是卖主抑或只是路过者,看那春联上的真草隶篆,像吉祥灵动的鸟儿,在一片红光中拍动着翅膀,把瑞气和欢喜荡漾得满街,把心境领往春天的深处,人人都显得喜庆,显得精神,显得豁达,显得大方,显得文气,显得爽利。我呢,除了喜庆、精神、豁达、大方、文气、爽利,还有几多关于乡间春联的杂忆——
生产队时期,春联是要集体选派能够“拿得动笔”的人来写的,几个人集合在一个有些暖意的场所,支起案板,磨起墨汁,开始将各家各户送来的红纸按照“家情”裁成门心、门框、门横和大小不一的福字,逐一写将起来。
那时候,我的父亲是民办教师,还兼职第一生产队会计,所以写对子就是他的活计了。写的对联内容,多是报纸上刊登的“新春联”,还有就是毛主席诗词里的句子,什么“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什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等。我呢,跟着在那里热闹,逮住空子,摸起毛笔,在边边角角的红纸上,抹上几笔“福”“春”之类的,大人也不时地给予夸赞。第二生产队的春联主笔是一位名叫王丙洪的老人。按老亲市邻的关系,我管他称呼表大爷。他写的春联,除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的通用句子,通常都是根据贴春联人家的实际情况现编的。
第二生产队有一个光棍汉名叫潘玉法,外号“潘二木”。据说刚解放的时候,他在江苏的贾汪矿区做过巡警,好像是因为在街上“溜西瓜皮”影响了形象,被清退回乡了。这些都是传闻,没有考证。我看到别人以此和他开玩笑的时候,他也没有较真儿地否认过。有一年,他买来一张红纸来到写对联的地方,王丙洪给写的对联的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说南道北”。除夕中午贴在了门上,潘二木不识字,当然不明白,大家也都不明白。我记下来问我的父亲,他想了一会儿说:上联“二三四五”,缺少“一”,下联“六七八九”,没有“十”,是说他没有“衣食”,横批有南有北,却没有东西。我闷不住,找过王丙洪大爷,他说就是这个意思:缺衣少食,没有东西,不正是他的生活写照?大家笑了。这一解释,引起了队长的关注,过年发放救济,这个光棍汉子和他的残疾老母亲得到了十斤小麦和50斤瓜干。三中全会以后,土地承包到户了,这汉子不会种地,看到许多男人从云南、四川等地“买”来女子做媳妇,心想自己没有钱买,觉得那里的女人肯定多,自己送上门去岂不省钱?于是在母亲去世之后,将自己的房子卖了,土地转了,起身奔着云南去了。可是三个月后,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转来。可是,房子没了,地也没了,生活怎么办?还是队长出面,将他的房子赎回来,发放了救济。春节到了,还要贴春联,王老先生大笔一挥撰写的对联是这样的:“一趟云南没去成,回来等喝西北风。”门心是“今年一口人,明年人一口”。横批是“照个全家福”。后墙上的中堂,写了“队里制度不遵守,场里的柴草随便烧”,横批“以社为家”。潘二木贴上之后,很快传遍全村,成为笑谈。潘二木知道了这是一幅取笑他的春联,喝了几盅酒,找到王丙洪发酒疯。为此,还差一点闹出事儿来呢!
前几天我回家,和乡亲们聊起这件事,大家还都笑个不停。顺带问及潘玉法,大家告诉我说,如今他也是七十六七的老人了,在镇里的福利院颐养天年呢。大家还接着凑了几件王炳洪在我离乡之后的春联趣事。其中有一件是用春联为村民谋利的好事,让村民一直记挂着——
1982年,大队的面坊推行承包制,由庞李两家合伙承包。两家心不齐,乱别劲,开业不久就很不正常了,村民磨面还得到外村。过年了,二人找王炳洪给面坊写春联。王炳洪大笔一挥:“庞李二将承包面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横批“不干正好”。气得二人大骂。可是事后想想,人家说得有理,就自作反省,改换门庭,生意就此和睦兴旺起来了呢。
如今,这几位写春联的老人都已经作古。怀念他们的时候,想起自己也曾经接替他们的笔墨,一连数年为大家书写过春联。后来举家迁居进城了,回家过年的机会少了。偶尔回家过年,来去匆匆,也曾留意家家户户门上的春联,发现大都是在街上买来的现成的。有油黑油亮的,有金黄灿烂的,还有五彩斑斓的。我母亲的门上贴的春联,每年都写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虽然手法拙嫩,但也规范得体,那都是我弟弟的儿媳妇写的。今年,我的侄子和侄媳妇把孩子留在家里也来城里打工了,侄媳妇的娘家就在城里,他们还在宅基原址上新建了房子,估计过年也得回家,母亲门上的春联正好还是她来弄墨了哈。
除夕就要到了,在春联街市的繁盛与红火中迈着轻盈却又急促的脚步向我们迎面走来。想着情趣盎然色彩纷呈的春联往事,欣赏着身边琳琅满市目不暇接的春联盛景,感受着除夕轻盈却又急促的脚步传在心头的颤音,精心挑选了一幅幅自己中意的款式并且用中意的书体书写着中意内容的春联,深情地将对新春的畅想寄寓其间,非常自信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多事的鼠年终见袅袅尾声,崭新的牛年定会牛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