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敬亭论坛网友花开花落的《公款吃喝为拉动内需立下汗马功劳》一文,观点不敢苟同。公款吃喝也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吧。但将它定位为拉动内需立下汗马功劳有失偏颇。
众所周知,公款吃喝是一种消费,可以促进食品类消费,促进本地酒店业的发展。但这种消费,款项多被酒店业主拿去,财富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这些人又会到社会上去消费多少呢。所以,这种消费大多是单向消费,产生不了拉动作用。如果公款吃喝款项拿来投资或扶持企业,则形成良性循环,才是真正的拉动内需。
公款吃喝说到底是一种官场文化,是一种潜规则。君不见,熟人好办事吗?于是,人们都想多些熟人,多些朋友。而用公款吃喝,是多交朋友、与人增进感情的最好方式。既不要自己花钱,又吃的快活,还结交了朋友。起码混了个脸熟,一起吃喝几次后,也算是朋友吧。有事时,也就方便多了。
正像花开花落说的,在宣城酒店门口,总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里面的饭局,要么是宴请上级领导,要么是兄弟互相宴请,要么是招待下级来人。尽管政府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单位之间互相宴请,可宴请单位振振有词,人家来办事,总不能背着锅跑吧,来了人,总不能让人家饿肚吧?既然吃饭,哪能少了助兴的家伙——酒呢。于是,酒店就这样热闹了起来。
在不同级别机关相互宴请之外,还有企业宴请机关的。哪个机关手里没有几个许可,企业老板心知肚明,不与机关搞好关系,办事一字——难。明明可以立即办理的事情,非要你等几天不可,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老板自然懂得先打点为上了。
也就是以上的官场文化,造就了吃喝经济的常胜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