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派报刊是何性质?


       看了敬亭论坛网友宣城生活的《电视普及、网络发达,报刊还有多少人看》的文章,深有感触。文章说,农村电视村村通、机关办公无纸化,电视普及、网络发达,报刊还有多少人看?是呀,电视迷、网迷日渐多了起来,看报刊的人越来越来少,看报刊的人很有掉队之感觉。 

       我下班途中要路过破烂店,常看到成捆的新报纸,在破烂摊交易。有一次,我卖旧书,就问店老板,常看到那么多的新报纸,好像没人看过,怎就到你这里来了呢?个子不高,穿着旧衣裳,像个收破烂样的老板说:是呀,这里的很多报纸没人看过,有的报纸这边进单位,那边就到我们这里来了。

       仔细回想,我所在的单位也是一样。每天送来一大叠报纸,开始时,我还进行分发,浪费了好多时间。渐渐的,我发现看报刊的人越来越少,也就不再分发了,只在办公室夹一份,备查。剩下没翻动过的报纸,送进了储藏室,最终也进入了废品收购站。

        发行报纸,是为了强化舆论导向,宣传先进经验,传递信息,一个单位订一两份很有必要。可动辄要求订阅十几份、几十份的,那就是浪费财力、人力、能源和资源了。有个朋友说,他们单位的报刊任务多,任务数多于单位人数,就要求邮局的人将报纸分户送到家,然后,每个办公室还有一份。有的人说,订党报党刊,费用是财政的钱,只不过是从财政的一个口袋转到另一个口袋。可是我要说,各单位可以向发行报刊的单位进行捐赠,没有必要发行那么多浪费能源和资源而又没有人看的报刊。

       众所周知,发行报刊,是需要能源和材料的。无用的报刊发行的越多,电就浪费的越多,而印报刊的材料多是用木材生产,多发行报刊,就需要多砍伐木材。因此,报刊的浪费最终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是电资源的浪费,是环境资源——木材的浪费。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知摊派报刊是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行动。摊派报刊到底是何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