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顺:“医药行业”五脏辩证施治


“医药行业”五脏辩证施治

杨昌顺

医药行业尽管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近年病得不轻,经各种西式治疗:招标、挂网、降价等,“看病贵”、“看病难”症状好像有所缓解,但又好像没什么缓解,本次“医改意见稿”及一些试点措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很有一点中医“整体观”的味道,此处笔者用中医理论来对其中的关键点来加以解说。

 

    首先要介绍一下背景知识。

医药“五脏“对应关系:

心—医院;肝—医保;脾—药企(生产与营销);肺—流通;肾—患者。

另外,还需要提到:脑—政府。

医药“五脏”生理:

原料入胃(药企生产),游溢精气,而得药品,上输于脾(药企营销),脾气散精,药品上归于肺(流通公司),肺主宣发肃降,雾露之盖助心血,又朝百脉,将药品散发至心(医院),心火下降,输药于肾(患者),患者吃药,肾水得火而蒸发(缴费),温煦全身(产业链各环节都得到资金回笼),肾水(患者平日交医疗保险金)滋养肝木(医保),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下沉而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症状,并辨证施治。

主诉:烦闷、腰膝酸软,耳鸣,健忘18年;失眠,梦遗10年;心悸,心慌,头痛,早泄6年。

伴症:烦躁,敏感,多疑,潮热,五心烦热,口苦,口舌生疮,胸闷痛,右胁不适,大便不调,初鞕而后溏,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沉细弦数。

诊断:心悸、早泄

证型:心火旺,肾阴虚

辩证:

心(医院)长期劳累,报酬与付出不成比例,郁闷化火;加上长期以来,脾(药企)精之供、肺(流通)雾之养、肝(医保)血之朝、肾(患者)水之滋,使心阴日盛,阴阳相生,致心火日盛。心火旺,则心慌、心悸、口苦、口舌生疮;扰动心神则烦闷、失眠;搅动脑(政府)窍则头痛。

医院嫌钱少,故下大处方,掏干患者荷包,即心火下行灼伤肾(患者)阴,现腰酸;筋脉失养故膝软,失养严重则拘急而头(政府)痛;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空洞而鸣;清窍失养,故健忘;阴虚火旺,故潮热、五心烦热,致心神驰荡,则梦遗,迫精外出见早泄。心(医院)火伤肾(患者),而肾水弱不能上制心火,是谓水火不济,所以医患矛盾重重。

脾胃(药企)长期吃进同样的原料,产品同质化严重,致使营养不良,加上营销升清之力不足,轻则脾虚(市场攻伐乏力),重则湿困(库存不出),症见大便不调,初鞕而后溏。

医保送钱太多,没有节制,肝木盛而助心火。肝失条达,故右胁不适。肝为将军之官,不适当发发怒,心火(医院)当然放肆。木盛克土,妄图通过招标、降价减少肝血(医保)支出以息心火,结果却心火未息而日旺,且大伤脾脏,许多药企奄奄一息。

肺(流通)主宣发肃降,流通环节层层加价,倒票逃税,渠道混乱,故肺气不畅,又心火灼伤及肺阴(流通混乱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向医院进贡),症见干咳、胸闷痛。

大脑(政府)见五脏不调,周身不适,整日忧思积虑,多处就医,得到处方为:招标、降价、挂网等,“看病贵”、“看病难”未见多少缓解,水火不济的医患矛盾依然,却使脾脏更加虚弱了。大脑见这么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虑多而加重头痛。实在不行,就一次一次掀起反商业贿赂风暴,试图让脾、肺、肾少拿钱给心(医院),结果作用不大,只是让心慌、心悸、胸闷痛的症状加重,还添了一些敏感、多疑。

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沉细弦数都佐证了阴虚火旺之辩。

 

治则:滋阴清火,理气安神

说明:滋肾阴,清心火,理肺气,柔肝气,健脾气,安心神,定清窍

处方:六味地黄汤化裁:

熟地30g、黄连10g牡丹皮10g、白芍10g、山茱萸15g、泽泻10g、山药10g、陈皮15g、炒酸枣仁30 g()、合欢花10g、茯苓5g、肉桂2g.远志5g

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补肾阴(全民医保,农民增收),使患者有钱看病,是为君药;黄连苦寒善入心经清心火(不同级别医院都要按一定比例使用基本药物),牡丹皮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零差价),二者同为臣药;佐之以白芍柔肝,山茱萸强肝涩精秘气(应加强医保调控、监督职能),同时也能助君药补肾(农保),泽泻善清肾经虚火(引导患者从三甲医院分流,合理使用卫生资源,解决“看病难”)山药健脾化湿(基本药物定点,减少同质化竞争,销售畅通),陈皮理肺(定点配送、“三控”、二票制,治理流通),黄芩清上焦之火(加强监管),酸枣仁定心悸、合欢花止烦躁(适当增加医疗服务收费,提高医生合法收入),使之以茯苓渗脾湿、肉桂振奋肾阳、合远志通肾交心(加强医患沟通和信任),以上诸药相辅相成,清补兼施,共奏滋阴清火,理气安神之功效,功成则清窍不药而定,头痛不药而愈。

 

煎煮方法:

冷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沸腾后再煎煮20分钟,将药液倒出;加热水煎煮15分钟,滤出药液并与前液相合,均等分两份,早晚各一。

 

特别说明:

疗程:一年。

由于病情复杂,此方尚不能根除,须根据服药治疗之后疾病的变化再对处方加以调整,来年再诊。

 

 

杨昌顺

聚焦医药,紧跟政策,关注热点,传播理念 

[email protected]    

http://blog.sina.com.cn/charl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