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庐老人讲述 弟子徐醒民敬记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由天子发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由诸侯发出。
刘氏正义引礼记中庸篇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不敢作礼乐焉。」又引孟子尽心下篇说:「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礼乐征伐之权,不由天子,而由诸侯擅行,便是天下无道。就诸侯而论,一旦不听从天子之命,自专礼乐征伐,则这诸侯大概传到十代就要亡国,不亡却是希少。
诸侯国内有大夫,如果大夫不听从诸侯之命,擅行礼乐征伐,则这大夫传到五代就要丧失其政权,不失亦见希少。
大夫有家臣,对诸侯称为陪臣。如果陪臣把持国家的政令,传到三代就要失政,不失亦是希少。
天下有道,政权不会由大夫掌握。天下有道,民众对政治无话可说,所以庶人不议。
各注举诸侯十代亡国的事证:
集解孔安国注:「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周始微弱。诸侯自作礼乐,专行征伐,始于隐公,至昭公十世失政,死于干侯矣。」
刘逢禄论语述何说:「齐自僖公小霸,桓公合诸侯,历孝、昭、懿、惠、顷、灵、庄、景,凡十世,而陈氏专国。晋自献公启疆,历惠、怀、文,而代齐霸,襄、灵、成、景、厉、悼、平、昭、顷,而公族复为强臣所灭,凡十世。鲁自隐公僭礼乐灭极,至昭公出奔,凡十世。」
大夫五世失政的事证:
刘逢禄论语述何说:「鲁自季友专政,历文、武、平、桓子,为阳虎所执。」
陪臣三世的事证:
刘逢禄论语述何、刘宝楠论语正义皆说,南蒯、公山弗扰、阳虎,皆为鲁国季氏家臣,皆是及身而失。孔子所说的「三世希不失」,可作两种解释,一是约略言之,一是就南蒯、公山弗扰、阳虎三人相接而说为三世。
http://www.jingtu.org/d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