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庆游行看军装和服装的变迁
宋公明
衣、食、住、行衣为首。据说,人类一开始只会用树叶和兽皮遮身。这兽皮,一直到现在,人类仍然在用来做衣服,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服装材料。后来人类学会了用麻,羊毛,棉花,蚕丝来织布做衣。古埃及人在五千年前就用亚麻布制作木乃伊,传说中的耶稣裹尸布也是亚麻布。中国人使用苎麻的历史相当悠久,诗经中已有记载。当然,西方人用羊毛织布的历史比较久,但是丝绸则是从汉朝以后才从中国专过去的。
中国人用棉花织布做衣,则比较晚。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只有木棉,没有棉花。用棉花纺纱织布虽然从汉代已经开始,但是极为罕见。记得有部电影《木棉袈裟》,相传木棉袈裟是少林达摩祖师遗世的圣服,达摩是南北朝时代的人,可见当时还没有棉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新制布裘》一诗云:“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据考证,这里的桂布是桂林一带出产的木棉布;而吴绵则是江南吴地出产的丝绵,与棉花无关。同是唐朝的孟洁然有诗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可见唐朝时麻和蚕桑的重要和普遍。宋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中国人早期的服装,多是宽袍大袖,峨冠博带。穿上这种服装活动起来是不太方便的。所以春秋时期赵武灵王要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开中国服装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先河。这说明当时的胡服更着重于适用性,而适用性是服装的根本。
那么胡服也许是最早的军装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古代军装并不多。所幸的是秦始皇兵马俑为我们提供了具体式样。从出土的秦国弩机和箭头看,当时秦国的兵器生产已经实现了制式化通用化。那么其军队的服装,理所当然也应当有统一的制式。在下没有看到现场考查过,但是从图片上看,兵马俑中武士的着装和铠甲似乎是比较统一的。但是他们穿的仍然是战袍,而且似乎都是冬装,脖子上还有围巾,可惜看不出里面的裤子是什么样子。衣服的面料也难以分辨。秦时棉花尚未传入,不会是棉布,也不会是毛料,丝织又太奢侈,那么也许多半是麻织的了,可是也不太像。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用于军队服装的材料,一定不会太差。秦军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其军服应当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从马王堆出土的衣物看,汉朝的服装,仍然是宽袍大袖。不过当时的人已经相当时髦,一件女内衣竟然只有四克重,真是薄如蝉翼。汉时有位大才子司马相如,和大家闺秀卓文君私奔后开了个酒肆,让卓小姐当垆卖酒,自己穿了个犊鼻裈当店小二。这犊鼻裈就是三角裤,可见当时人是相当开放的。汉朝的军队也很强大,曾经把匈奴打得大败,所以汉朝军队的军服,应当不会太差。
自汉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服装似乎都是以袍为主,即所谓长衫。古装戏中的人物,无论文武,穿的都是袍子。在冷兵器时代,主要是骑兵和步兵,故身披战袍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古代军队虽有将军元帅的职务,但是并无军衔。军衔是从国外传进来的,清朝末年,随着热兵器的出现,封建王朝走到了尽头,新式军队随之产生,军衔也跟着进入了中国。民国初年是军阀混战的时期,也是军队进入近现代化的时期,那时的军服,和现在已经很相近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后,中共开始经营自己的军队。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和军服。但是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中打出了红军的旗号,到井冈山后又设计了自己的军服,就是八角帽,红五星,红领章的那种灰布军装。简朴但不失庄重,官兵一致,舒适适用。后来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的军服,基本上都是如此,粗布面料,简单适用,没有军衔,官兵一致。最近有部电视剧,其中有一段是张灵甫去见蒋介石和宋美龄,却穿着解放军的军服。宋美龄就很奇怪,说你怎么穿共军的军装?张灵甫回答说,共军的军装虽是粗布制成,却有很多优点,如轻便,舒适,耐用,等等。张灵甫是职业军人,而且坚决反共,他当然不会替共军说好话。他从专业的角度对解放军的军服所作的评价,应当是比较客观的。可见军服以适用为主,应当是军装的基本原则。
解放后,军队服装经历了多次改革。毛泽东说过,军装的式样应当有中国的特色,但是也不能在前胸后背上写上兵或勇字。最新的解放军军装似乎是和国际接轨了,军装也有礼服了,也漂亮了,而且多了很多花哩胡哨的东西。但是军服最重要的还是适用性而不是礼仪性。航天员的宇航服,就只能从实用性出发,而不能乱加装饰。我国航天员在地面穿的那种兰色连裤服,也是简单适用的服装。飞行员,坦克驾驶员等作战的服装,也是以适用为原则,不可能为了美观而去装饰。对于军服来说,那些对作战不利或无用的部分,当然是没有必要存在的。
据说,中国人富了,所以要讲究穿着打扮了。不过讲究打扮是一回事,会不会打扮又是一回事。例如美白化妆品在中国大行其道,不知道走骗了多少钱。其实外国人根本不以白为美,而是要故意去晒黑。中国人健康皮肤的天然色是最美的,根本用不着去人为地美白。穿着同样如此,俗话说,好吃不如粗茶饭,好看不如素打扮。穿金戴银,又透又露,丁丁挂挂,妖里怪气,并不是美,那叫臭美,是化钱买丑,当众献丑,不知羞耻。服装功能脱离了实用舒适的轨道,走向异化,走向奢糜,走向怪诞;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也随之发生异化,有了钱就不知道怎么玩了,好坏不分,美丑不分,以丑为美,以貌取人,以财取人,人的精神面貌走向颓废下流猥琐。这对个人无益,对国家和民族更有什么好处。这次国庆阅兵,女民兵的服装简洁大方,但是不失美观,而健康向上的英姿,更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不知能否引领服装之潮流,成为新的健康向上的时尚呢?
2009-10-11
从国庆游行看军装和服装的变迁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