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徐红光:四季度——我们寻机加仓


一、回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

从图中可以看到,本轮经济(以工业增加值增速来代表)是08年7月开始下行,09年2月开始复苏;发电量是有效的先行指标,08年4月份下行,08年11月份见底,各提前了3个月。采购经理人指数也是有效的先行指标。股市是08年11月见底,与发电量同期,比经济见底提前了3、4个月,房地产09年3月见底,滞后股市4个月,基本与经济复苏同步。

上一期博文(6月17日)“2800点了,投资可咋办?”中,我的投资建议:

资产类别

目标配置比例

操作过程建议

具体品种

权益类(股票基金)

40%,其中QDII基金1/3

复苏信号加强时加仓,衰退信号强时减仓

 

商品类(黄金)

5-10%

在四季度调整的过程中择机加仓

适度关注房地产

债券基金

20%

当经济增长压力增大时,逐渐加仓,通胀压力大时逐渐减仓

 

货币基金或存款

30%

满足流动性需要

 

近三个月以来,经济复苏的信号不断加强,国内外的经济情况相互印证了这一点。股市起而又落,又回到2800点左右,债市平稳,黄金上涨。最近三个月QDII基金的业绩远好于A股基金,A股的股票型基金平均跌了0.53%,而同期QDII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可谓一枝独秀(其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涨幅最大)。这就是资产配置的魅力。黄金涨到1000美金以上也对我们的组合也有不小的正的贡献。所以整体上最近三个月,QDII基金对组合收益贡献最大,其次是黄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存款又很小的正贡献,股票基金有较小的负贡献。

二、对六阶段配置理论的修正

根据马丁六阶段资产配置理论的原始讲法(见下图),目前应该是第4到第5阶段,因为债市是熊市,股市牛市中段或尾段,商品市场牛市中段或尾段。但从经济的周期来看,现在则是第1到第2阶段,也就是经济的筑底并逐渐复苏而已。这就出现了矛盾。我们的股市和商品市场行情透支了经济复苏的2、3和4的阶段,使行情大大提前,周期也大大缩短,在第1阶段就把前5个阶段的行情走完了,这违背了市场规律,有点像把大学的知识教给小学生,这是拔苗助长,这是给市场打了激素,超量的流动性就是这激素。当激素退去之后,市场会通过调整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的。也就是说股市和商品市场会调整,调整到跟经济周期相适应的位置,然后再与经济周期匹配前行。如果通胀预期加强,债市也会通过调整实现回归过程。

这就显示出本轮行情的特殊性,即在大的危机面前,政府出台了超常规的放大流动性的政策,而这一政策短期内扰乱了资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匹配关系。

三、行情展望

目前行情的演绎逻辑是由流动性推动的行情转向业绩推动的行情,所以基本面的变化就很关键了。如果复苏有反复,指数会面临很大的调整压力,因为流动性因素已经由利多变成利空因素,大小非、创业板和其它扩容压力、估值、通胀预期都是很强的利空因素。我认为,如果复苏比较缓慢,市场需要先消化掉各项利空,需要一个调整。之后由基本面撑起信心。

市场估值与指数运行区间A股市场目前整体的静态市盈率水平为31倍左右,低于过去12年的历史均值水平(36倍);目前整体的市净率水平为3.1倍左右,低于过去12年的历史均值水平(3.6倍)。估值较高,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四、我个人的投资建议:

个人认为,经济复苏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四季度股市调整压力较大,通胀预期也会越来越强,投资者应该适当加强风险控制的意识。但随着实体经济的逐步转好,看好2010年上半年股市和商品市场的机会,所以四季度要提高组合中权益类和商品类的配置,降低固定收益类(债券类和存款现金)的配置。具体建议(针对40岁左右的有正常工资收入的稳健型投资者,其它情况相应调整)如下: 

资产类别

目标配置比例

操作过程建议

具体品种

权益类(股票基金)

加仓到60%
其中:A股基金40%,QDII基金20%

在四季度调整的过程中择机加仓

 

商品类(黄金)

加仓到10%

在四季度调整的过程中择机加仓

适度关注银行的纸黄金

货币基金

20%

把债券基金换成货币基金

 

现金/银行存款

10%

维持正常家用就好

 

 

上投摩根基金 徐红光

2009年10月9日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发表该文时的个人观点,本人及所在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观点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作者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进一步修正自己的观点而无法通知到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