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倍觉香


清风徐来倍觉香

——教育系统加强岗位廉政建设有感

吴云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之言,强调的是德才并举,知行合一,确实是教育系统应该遵循的准则。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本着“抓教育、定制度、强监督”的原则,认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系统行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回顾过去,细细思量,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教育是基础。育人者首在育己,正人者首在正己。首先抓师德。德是我们教师的从业根基。教育需要神圣的尊严感,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教师应当把物质看的淡一点,把事业看的重一点。2007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师范品质、一流业绩”的主题教育活动,要求我们的校长和教师从立德、立行、立言三方面做起,树立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治学和做人准则。其次抓风气。风气正方能事业兴。党委班子和成员率先垂范,自我加压,着力打造一支勤勉廉政、干净做事的班子队伍,通过班子的作风引领机关队伍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抓好校长队伍的作风建设,通过校长打造新校风,从而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通过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市教育系统已初步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制度是保证。我们充分认识到,用制度来规范廉洁从政、从教行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先后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其一是制定科学管理制度。近年来,我局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基建、财务、人事等方面完善了相关制度,形成了制度保障基础。完善了教师的定向定员招考制度、借调制度、奖教金制度、教师培养和动态管理制度、考核测评制度、城乡支教制度、廉政制度等。加强教师考核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并对原有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目标。其二确定民主议事程序。民主是个好东西。我们坚持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民主。遵循个别酝酿、会议讨论、民主集中、集体决定的基本工作程序。重大问题会议讨论,具体问题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凡属重要工作、大额资金使用、基建项目安排、干部选拔等问题,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规定程序,坚持集体研究决策。通过完善制度规章,切实有效地从源头上堵住了不正之风。

监督是关键。事实证明,监督是确保清风廉政的关键。我们在这个方面进行了认真思考,建立健全了四个层面的监督网络。一是民情监督。为了察民情、读民意、解民生,我局开通的教育博客,积极畅通言路,了解学校的需求,聆听教师的呼声,广泛征求和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 梳理总结后作为制定政策制度、拟定工作规程的主要依据。其间,我亲自开博,敞开心胸,接受八面来风。二是舆论监督。勇于接受舆论监督,主动邀请新闻传媒的人士参与对教育的新闻监督;加强舆情报告制度,关注临安新闻网“天目论坛”,及时了解社会各方对教育的评价。三是党内监督我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四是党外监督。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监督作用,实施“开门教育”,开创了自己的特色。如邀请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和特邀行风建设监督员提出意见和批评,为强化对教育工作的督导和对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清风徐来倍觉香。好的政风、行风、作风带来的是教育事业的兴盛之象。教育工作的特殊使命赋予了我们履职从教、从政的特殊含义,我们必将进一步牢记教育宗旨,正风正气,乘风前行。

(编辑:潘军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