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管理心理——领导者的思维方法(十七)


《探源“管理学”》之:管理心理——领导者的思维方法(十七)

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

(二)超前思维方法

超前思维即预测思维。它是用将来、用可能出现的情况对现在进行弹性调整的思维方式。

超前思维的特点:1、可能性,它是立足于现实的规律性基础上,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的思维过程。2、调整性,一旦把未来描述出来之后,就对现存的事物起到指导、调整作用,并逐步实现未来的目标。3、模糊性,超前思维既然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测,它也就具有这种活那种不确定性。预测的结论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但不能成为全部工作的准绳。4、创造性,超前思维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这种思维的建构主要形式是创造性联想,是一种由共性探讨个性的思维过程。

超前思维的主要作用包括:一是使领导者提高预测能力,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二是可强化领导者的创新意识,超前思维与超前意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三是有助于领导者决策科学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后馈思维和超前思维应在“现实”中得到统一,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如果把后馈思维绝对化,就会使思想僵化,在实践中就会处于停滞状态。反之,把超前思维绝对化,就会脱离现实,脱离历史,变成一种幻想主义和纯理想主义。只有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既有历史,又有未来,以这样的思维方法为指导,才有益于科学的管理工作。(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