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心理距离很重要


庄言: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可是在职场上,距离远了,容易被忽略;距离近了,容易被出卖……

[案例]

迷茫!与领导之间远近两不宜
子华 男 24岁工作时间:1年

  刚参加工作时,我抱着走“群众路线”的想法,尽量远离领导,和同事打成一片。我以为只要认真做事,就能在公司立足。可是3个月试用期还没到,我就被炒鱿鱼了。因为领导觉得我“表现平平”,其实我只是比较低调而已。不久我又找到了另一份工作,吸取上次的教训,我频频在领导眼前晃悠:开会时总是抢着坐在他旁边,隔三差五主动汇报工作……同事们的鄙视早在我的意料之中,让我没想到的是,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领导说我“太爱出风头”……

    [心理处方]

    古语说“伴君如伴虎”,在现代职场上,领导就是每个普通职员心中的那只“老虎”:离得太远,怕被忽略;离得太近,怕被伤着。其实,距离的远近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领导愿意与你保持多远的距离。“领导”也分很多种:亲和的、严肃的;传统的、前卫的……不同的性格,决定了领导与你之间“距离”的长度,弄清这点很重要。别害怕流言蜚语,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也管不了别人的嘴,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愤怒!我被最亲密的同事出卖了
阿若 女 25岁工作时间:3年  
  我和阿梅是同时进公司的,又在同一个部门工作,关系一直很好。出于信任,我和阿梅在一起无所不谈,从个人隐私到对公司的种种看法。可是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反目成仇:前些日子,部门主管辞职了,公司决定在我和阿梅之间选一个接替这个职位。论资历和实力,我们不相上下。可最后,我落选了,据说是因为有人到领导那儿告了我一状,说我对公司有诸多不满……

    [心理处方]

     职场上,最可能出卖你的那个人,往往就是了解你秘密最多的“密友”。要知道,很多时候,同事之间除了合作伙伴关系,还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当你们目标一致时,同事是你最亲密的战友;当你们利益发生冲突,这种关系就变得摇摇欲坠。别抱怨人心不古,很多时候被“出卖”,是我们主动将自己的秘密“强加”于人所致,所以在与同事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请管好自己的嘴。

为难!客户提出非分之请  
李健 男 27岁工作时间:5年  
  我是做销售的,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几年来,我与一些重要客户成了很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吃饭、打球,感觉如鱼得水。这种状态让我的同事们羡慕不已,但我却有苦说不出:一是为了维护这种“朋友”关系,我的日常开销大增;二是有时,一些熟了的客户会求我“看在朋友的面子上”,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而这些“便利”是以损害公司利益或原则为代价的……

    [心理处方]

    没有任何显性的或隐性的利益冲突,是成为“朋友”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你与客户,本来就是因为利益走到一起的,而且这种利益时常发生冲突,所以注定客户难以成为你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要与客户之间保持适当距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至少你应该记住“吃人嘴软,拿人手软”这句话,守住你与人交往的心理底线,坚决不做违反原则的事——这是你与客户保持平等对话权力的前提条件。

    [专家建言]
    职场关系备忘录

    要想建立良好的职场关系,距离不是问题。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吧:
    1、弄清自己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职责,决定了你的立场和处事方式。
    2、相互尊重。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包括尊重对方的隐私和劳动成果等等。
    3、遵守规则。每个游戏都有规则,职场也不例外。
    4、大局观念。与同事发生矛盾时,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忍耐和包容。
    5、保持距离。与领导、同事和客户都要保持适当距离,不搞小团体。

    [相关链接]
    恰到好处的职场距离
    ◆0.5米~1米
  与同事交往时选择0.5米~1米,既可以带来彼此间朝夕相处的融洽与亲近感,又能保持适当的距离。
    ◆1.5米
  领导对下属,保持1.5米的距离既可以增加领导的威严,又不至于产生过于疏远的冷漠感。
    ◆3米
  当你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距离领导3米左右将会是比较合适的位置,能够显示出你对他的尊敬。
    ◆3米~3.5米
企业与企业之间,甚至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会晤,谈判往往都会以一桌之隔来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增进一些庄重的气氛,同时也可以给对方一个相对宽松的发挥空间,3米~3.5米是比较恰当的距离。
    ◆4米
这个距离是面试时不错的选择,既可以让整体氛围严肃、正式,也不会影响到问答时的声音清晰度,而且还可以与面试者通过眼神交流。

刊于2008年7月22日《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