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失望”的奥巴马


    2016年的奥运会举办权,对于当前经济,对于十几年后的举办城市有什么影响,实际上很难预料。但是,对于操办这件事情的政客来说,显然是有加分作用的:看,我办成了难以办到的事情!美国芝加哥申办2016年奥运会,美国国内外很多人都把最后的赌注押到奥巴马总统身上,认为他的超高人气将给芝加哥带来好运。事实上,奥巴马本人可能也是这么想的。他急匆匆地到达哥本哈根,在芝加哥申奥陈述中做最后一个压阵演讲。还没等结果出来,奥巴马又急匆匆离开。飞机还没落地,他就在飞机上看到电视宣布:芝加哥第一轮就被淘汰。奥巴马下了飞机便说“很失望”。
    奥巴马说“很失望”,也许是指他自己很失望。但是,奥巴马浮光掠影的哥本哈根之行,实际上让更多的美国人失望。如果奥巴马不是亲自游说,一些美国人也许不会有太多的希望。结果,奥巴马在最后时刻决定亲自出马,他认为自己的人气会很有用,美国部分民众也认为奥巴马会发生神奇功效,胃口被吊到十足地高,结果却反差这么大:芝加哥第一轮就被淘汰!究竟是奥巴马本人“很失望”,还是人们对奥巴马“很失望”?原来,这个花瓶只是一个摆设,没什么用!
    奥巴马像很多美国民众一样,高估了自己的魅力,以为自己的面子和演讲具有神奇的效力。奥巴马及其夫人说了不少东西,但没有多少关于举办奥运会实质性的内容,只有一些情感的故事,个人生活的感受,总统夫人搞点眼泪,总统夫妇搞点恩爱夫妻的当众亲吻。这些内容作为强力煽情,鼓动一下容易失去自我判断的老百姓也许有用,但也许适得其反,让某些人开始反感。奥巴马以为煽情对于国际事务也能发挥作用,以为自己的个人魅力在超出普通民众层面之后,还能继续所向无敌,他实际上是混淆了明星做秀和政客的作用。因此,奥巴马助阵芝加哥惨败后,已经有人指出,奥巴马明星欲太强,到处露脸曝光,多次没什么实际效果后,已经让他的明星效应大大下降。但是,奥巴马除了明星效应,还有什么呢?
    美国总统亲自为一个城市申办奥运会出马,这是第一次。不是说政治人物不能干这件事,其他申办国家的政治首脑也前往哥本哈根亲自游说。但是,第一,别人没有像奥巴马那么忙,那么傲慢,撂下几句话,不等结果就离开了;第二,别的国家也不像美国,是当今首屈一指的大国。对于其他国家,赢了算锦上添花,输了也没什么。美国总统亲自上阵,用中国古话说,叫做“御驾亲征”。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御驾亲征”失败,是后果严重的事情。路透社评论说:“奥巴马的孤注一掷以失败告终”。相关评论指出,奥巴马团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问题,如果预料到芝加哥不会成功,奥巴马就不该去,否则,只有损害美国总统的威望。谁知道,也许奥巴马就是想损害,就是想通过“损害”来表达他的“变革”。
    奥巴马的确高估了自己的明星能量,他也许不知道奥委会中有强大的“反美”情绪,因为美国奥委会就像美国在国际政治中一样骄横跋扈。人们对此的反感,靠奥巴马自以为是的演讲魅力,是不会轻易打消的。况且,奥巴马演讲到最后,居然越来越强硬,摆出指挥别人的架势。也许奥巴马是想“软硬兼施”一下,结果,“软”的让人腻味,“硬”的让人反感。芝加哥第一轮就被淘汰,似乎无声地表达了这样一个态度:就是不给你面子!甚至还要给点羞辱!奥巴马也许想通过在替芝加哥申奥上施展个人明星魅力的成功,反过头来加强自己对国内政治的影响力,结果也许是只是两败俱伤。这个政治明星太嫩。
    美国民众对此感到“震惊”,那也是美国民众的天真。他们以为一个魅力型的明星总统就能带领美国走出困境,给美国带来好运。殊不知,这个明星政客在国内人气也骤降,在美国之外,更少有人买他的账。奥巴马挽救自己的唯一途径,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出一点有用的事情,靠耍嘴皮子,靠花拳绣腿,靠炒作贝卢斯科尼、布朗夫人、萨科奇夫人亲吻、拉手、拥抱、冷眼之类花边消息,完全无助于一个总统的存在意义,只能体现一个政客不务正业,只能让人怀疑,这个政客到底有多大的政治智慧,或者只是一个绣花枕头。
    奥巴马蜻蜓点水般“御驾亲征”哥本哈根的失败,将给他的国内政治带来不利影响。尤其在奥巴马视为政治生命的“医改”问题上,旋风般的哥本哈根之行无功而返,将给奥巴马添加幼稚、冲动、误判的印象。国家大事轻重缓急不分,面对政治决策没有平衡感,只有孤注一掷,个人做秀超过实际政治能力,等等。奥巴马上台以来的一系列表现已经开始表明,他的能力和他表现欲不成正比。美国民众也许已经开始为他们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奥巴马还能挽救他自己吗?对了,忘记说一下,此次申奥成功的是巴西的里约热内卢,2016年,奥运会将第一次在南美洲召开。

 

 

相关文章:


游行与面具

面对核武器,民主怎么玩?

谁让朝鲜搞核武?

朝鲜核武是美国自食其果

911的阳光与阴霾

六年前的911

恐怖来自何方?

旁观《独立宣言》

美国生化武器的发展

禁止生化武器的背后

巴勒斯坦难题
美国政客军火商狗急跳墙

伟哥时代与美国调情

美国会分裂吗?

文化种族主义的无形毒素

21世纪的中美战略转换

大国崛起的遗留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