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政策改革连载二
庖丁解牛——抓住中国楼市症结的牛鼻子
在上一篇博文【当务之急——勒住高房价的脱缰野马】中,我从宏观政策和微观市场方面详尽阐述了如何遏制房价的恶性增长,让市场回归理性和健康。这是第一步——治标。
“本”在哪里?中国楼市的症结错综复杂,利益结构根深蒂固,我们老百姓和政策的制定者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各种矛盾纠葛在一起的时候,找出主要的矛盾、核心的矛盾,然后有的放矢,如庖丁解牛一般,抓住中国楼市症结的牛鼻子。
在牛气冲天的楼市当下,我们共同扯起“红色斗篷布莱卡”,做一回斗牛士吧。
我认为当下的中国楼市存在着以下三大矛盾:
第一,普通公民的收入增长和房价增长严重背离的矛盾;(情绪化矛盾)
第二,中低价保障房或者商品房和高价商品房供应失衡的矛盾;(结构性矛盾)
第三,土地制度和市场化机制的矛盾;(政策性矛盾)
第一大矛盾的“男女主人公”是楼市两大主要消费群体:中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化。
中国经过30年的经济腾飞,国家已经强盛,社会已经富足。但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扩大势头毫无收敛。国家几年的宏观调控皆成“空调”,房价“不听话”激发了投机者和富人的投资投机冲动,这更加带动房价的持续高涨,催生了房奴和百姓情绪化的的怨恨怨言。
第二大矛盾的“男女主人公”是产业政策制定者、干预者和普通公民的利益诉求。
住建部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既得利益者的代表。它的政策基本上倾向于既得利益者。政府部门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已经完全违背党中央的指导方针,更加违背了宪政的基本精神。
从这一点说,开发商原罪的根源在于住建部的原罪。
在住建部政策的引诱下,开发商才会推波助澜,沿着房价不断上涨的伟大道路奋勇前进。
第三大矛盾的“男女主人公”是国家政体和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解放,创造了经济奇迹。根本上还是不断的改革生产关系,让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充分的参与市场竞争,最终解放生产力,促成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
消费市场领域是充分竞争的。比如服装、食品、家电、汽车等等。每个公民都从充分竞争的市场中获益匪浅。
资本市场领域是基本垄断的。土地和人民币。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没有根本性的限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予以开放。
土地市场由于受到宪法的约束,将成为未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根源。
土地的垄断也是中国楼市单边上扬鼓吹者的主要依据,虽然理由并不充分,但是也不无道理。
以上三大矛盾构成了中国楼市的基本矛盾。房价矛盾是外在矛盾,房源矛盾是内在矛盾,土地矛盾是根本矛盾。
中国楼市的基本矛盾就是中国楼市的牛鼻子。
预知如何破解矛盾、实现共赢,且听下回分解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