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转折点在哪里?


  香港理财专家曹仁超认为,中国正处于500年大周期的复苏中,美国衰退下去犹如20世纪初的大英帝国的衰落,中国接替美国正如百年前的美国接替英国。而香港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则认为中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有点类似大陆学者的观点,“五千年来的最大盛世”。

  曹仁超的观点则相对来说更有意义:与百年前相比,中国更具有王者之相,更容易担当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取代逐渐衰落的美国是有希望的。张五常的说法却并不能与曹仁超的相结合。中国目前的制度和局面,并不是几千年来最好的,在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宗教信仰、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而这一切,却恰恰能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当大家都在为“不管什么钱,能赚钱就行”而奋斗的时候,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就变得肆无忌惮毫无道德可言,这又怎么可能促成经济的持续发展呢?类似情形还有很多很多。

  毫无疑问,中国正在变成替代美国的一支强大力量。但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其中最严峻的问题包括:

  1、人口结构。持续30年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新增人口走向了与当年日本几乎一致的模式。从2010年到2020年,我们的人口结构将对现存经济模式产生非常严重的打击。2020年后,经济要持续发展,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一个人口增长逐渐下降的国家,绝对不可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简单点说,我们过去近40年的经济模式,都是为每年新增1500万-2000万左右人口服务的,而2000年后,每年的新增人口已经下降到800万、700万甚至更低了,到2020年,每年新增人口可能不足300万,其中出生1300万,死亡1000万。社会众多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将被处于闲置状态。与中国相比,倒是印度更具有大国之相。如果不尽早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中国要在20年或30年后居于领导地位几乎是肯定不可能的:一个老年为主的社会,怎么可能有生机和活力呢?

  2、城乡差距。与日本和美国的全面现代化不同的是,中国13亿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在农村,尚处于比较贫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民在最近20年所作出最大牺牲,就是自己的土地被廉价征收,自己的粮食被廉价收购,这些廉价的土地反过来变成高价的房地产,卖给了城市人,粮食又养活了城市人,从而让城市逐渐繁荣起来,而农村始终没有走出土地的桎梏。从另一个角度说,农村的落后,为中国经济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很多乐观者认为未来20年有几亿农民要进城,认为这将带来巨大的机会。这纯粹是一厢情愿的梦想。农民城市化,必须要有资金做支持,而农民目前唯一能够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就是打工,或者充其量从事工业生产经营,但这不足以让贫穷的农民走进城市。而我们能做到,应该是农民的宅基地进入土地市场自由流转。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城乡差距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中国经济也就很难有纵深余地。反之,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可以与1980年代的香港一样,进入内地寻市场,进入农村促发展,再来20年辉煌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3、贫富差距。30年改革开放,绝大多数城里人的生活得到改善,收入有所提高,保障稍微有一点。但富裕阶层毕竟是少数,中国的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在中国,所有的超级富翁几乎都有一定的官背景或者本身就是官员,这与管制下的寻租长期化密不可分。重庆打黑,是一面镜子,从事司法的人竟然成了黑社会的保护伞并且能聚敛数千万财产,这显示我们的制度存在严重漏洞。这种漏洞,正是促进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与日本和美国不同的是,我们发展到今天,并没有建立起全社会的保障体系,社会发展的基础就很不牢固。从一个角度说,这意味着我们发展的余地很大;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意味着我们的发展空间很小:如果不改变,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还有什么出路呢?

  4、精神家园。全世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口不多,但主要集中在中国。尤其是1919年后,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遭到严重打击,1966年后,在农村又遭到严重打击。1978年后,一切以经济发展中心的模式,又进一步使得我们的精神家园日益荒芜。如今,老人在街头摔倒,竟然没有人敢去扶起,怕的是被反咬一口。这样的社会,是病态的。以三鹿奶粉为顶峰的食品造假,正是精神家园溃败的一次展演。实际上,几十年来,我们都学会了粉饰一切、掩盖缺点、漠视不足而又好大喜功。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在很多方面落后于世界。重建精神家园,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促成经济继续发展的必然动力。

  当然,还有其他。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触发点。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粉饰第一的心态,这样的触发点就很难出现,即便出现了,也很难被当做转折点。

  中国可能的转折点或许出现在产能过剩引发的经济衰退。在这一轮救经济的复苏之后,中国的子弹也打得差不多了,各种措施都用完了,就要看到后遗症了。如果出口被堵住,投资没有效益,消费增长不大,则经济列车将进入滞胀的停摆阶段,很多矛盾会暴露而且形势逼迫不得不去着手解决,我们也就将迎来解决矛盾的转折点。以中国人的智慧,发现这些问题并解决之,并不困难。那样,上面所述的四大问题将迎刃而解,中国经济再走几十年强劲发展完全有希望。

  当然,对于这样的转折点,不知道是该期待还是希望它不要出现。有一定资产的人,都希望不要来,最好就这样平安无事地发展,有了发展,就有了稳定,有了稳定,就有了资产的增长。但对于另一半中国人来说,他们期待着进一步的变革,实现共同富裕。

  不管怎么说,60周年庆典上,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标语还是赢得了最多的喝彩和掌声。面对中国今天的现实,社会不满情绪是非常严重的,人们因此也更加缅怀毛泽东同志与毛泽东那个时代与思想。这或许都是一个信号:中国的转折点,在于坚持毛泽东思想,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不辜负先辈流血打天下时的曾经期待。这样的日子,也许并不遥远。而这,才是中国最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