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宿青山看设计(之一)


  东京表参道

  东京的春天是很秀丽的,日本的色彩不像欧美那样浓艳,是一种很清淡的清新和纯净。樱花色彩是很淡的,好像一抹青云,给我印象很深。回来看看鲁迅当年写的好些谈到日本春天的文字,很有感触的。

  最近去日本慢慢的走了一次,对设计有很多新的印象,在这里想陆续写成文字,给大家看看,也做参考吧。

  做设计的人第一次去东京,问朋友要去哪里看看最重要,好多人会建议你去原宿(Harajuku)青山(Aoyama),特别是去表参道走走。这条  “表参道”就在位于东京原宿、青山一带,离涩谷不太远。日文读作“Omotesando”,坐地下铁在JR东日本山手线,在原宿站下,位置就在明治神宫口,对面就是这条路。这是日本的设计店、设计公司、名牌总部最多的地方,到日本看设计,这里是应该去的。

  东京的地下铁超级发达,刚去感觉特别复杂,因为是几个不同的公司经营,所以系统不一样,要花一点点时间了解。日文中用汉字多,如果细心看地图,也很容易明白的。坐JR 公司的(是日本铁路的英语缩写)山手线很容易去。

  我们说的表参道,事实上一个是路名,但是还有一个城市改造项目,叫做表参道Hills(Omotesando Hills),中文经常译为表参道之丘。它是在“同润会青山公寓”旧址上所进行的都市再开发计划,这个项目是因为表参道而得名。由森集团进行开发,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建筑区域是道路旁边的狭窄细长的区域,并且由于是斜坡的地区,不能建造高层建筑,可说是很难处理的建筑腹地。于是设计师利用一整排榉树,和分三阶段渐次降低的建筑楼层来调和景观。

  我去表参道看青山公寓,是抱着看看都市中心旧历史建筑改造的心情去的。那个建筑已经超过80年,叫做同润会青山公寓,是1927年竣工的,被拆除之后在原本的位址上建立的复合建筑设施就是表参道之丘。2006年2月11日才开幕,全长约250公尺,地上3层、地下3层的建筑。其中进驻了国内外知名的名牌服饰精品店。建筑内部为将地上和地下共六层楼挑高的构造,由于表参道是一个倾斜的腹地,因此建筑内的地面也有许多斜坡。此外,在东侧也保留了以前青山公寓建筑的一部份,用来作为店面使用。

  这个设计项目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保存了原来建筑的完全面貌,融合进新建筑的原宿,但是感觉还是很历史的。这个建筑现在共有101间店,这里还有38户住宅,称作“Zelkova Terrace”,简称“桦木树住宅”。

  说到安藤忠雄,我还是想多讲几句。安藤是个很神奇的人物,是个自学成才的建筑大师。他是日本建筑的名家之一。他们家三兄弟都很有名。安藤忠雄是双胞胎中的的哥哥。双胞胎中的弟弟是北山孝雄,在东京开设北山创造研究所,经营企业经营顾问、商品设计。3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筑师北山孝二郎(因为与美国建筑师彼得·艾森曼的合作而知名)。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一个叫做“Semi Mode”的建筑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长泽节所创立的一个很特别的一种教育体系,有很独特的教学体系,这个研修班出来的名人不少,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是在日本设计界很重要的设计师。安藤毕业之后,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了室内设计、设计制图。在成为建筑师之前他就已经在日本关西地区做了好多茶馆、咖啡厅的室内设计。安藤1969年在大阪成立了自己的建筑研究所,之后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和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其中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安藤从此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 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特别是神戸?北野町、大阪心斎桥一带)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1990年代之后设计的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我看见的这个城市中心区改造项目,是他在东京地区很著名的项目。很多人都是冲这个项目来表参道山丘来的。

  表参道的著名设计店之一就是设计师森泽直人在2003年推出的品牌店青山“±0”店了。深泽在无印良品做设计,名气很大,他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产品设计师,是山梨县人,1956年出生,毕业自多摩美术大学工业设计系。他的设计非常朴素、并且很亲和,很容易掌握,设计界称他为“不加思索”(without thought)的设计家。他的这两个品牌:“±0”和无印良品都很著名。他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就叫做深泽直人设计工作室。我记得他的重要设计有他在2003年设计的手机Info bar,是给KDDI 设计的,一时风靡日本。他在西方名气最大的就是为无印良品设计的壁挂式CD播放机了。他的这个店不大,但是非常优雅和精致,我喜欢无印良品的那种风格,而这个风格的奠造者之一就是森泽了。因此我很建议有时间去的话,一定去那个店看看的。

  在表参道看的另外一个店,是长尾智民和片山正通的 A Path APE,这个店是片山在2005年重新设计的,很亮丽的瓷片镶嵌,好像一个大浴室一样有趣,非常艳丽的方式,看得我有点目瞪口呆的感觉。片山的设计总是这样的惊艳型的,他设计的店我去看过几家,比如青山的BAPE,代官山的Hacknet 书店,青山的La Porte 店,还有他在好多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都有的甜点连锁店Piere Herme Paris,简单而又豪华,很特别。他的日文名字读做Masamich Katayama,是1966年出生的人。他在1992年和做家具设计的黑川勉合作开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叫做“Wonderwall”。

  看设计小品,就要去在竹下通三楼的AssistOn了。日本的特色之一就是这种貌不惊人、设计内容丰富的小产品设计。这个店小小的,但是里面居然集中了全球的精彩小玩意,从旅行用品、家用杂货、日用品、文具,简直看得我目不暇接。平时在香港看日本产品店,不会这么细心,在这里可真是学到了好多东西了。日本设计大奖叫做“Good Design”,简称为G-Mark,也就是带一个G字母的产品,这里是日本好像唯一的G-Mark 的授权店,因此在店了我看见好多是设计界的人,或者是对设计特别有兴趣的人,在这里找有纪念意义的设计产品,很有趣的一个小店。

  Hhsytle.com 原宿本店是一个很值得去的地方,原因之一是这个连锁店(在东京已经有四家了)是销售全世界的好设计产品的地方,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原宿店的建筑是日本很重要的建筑师妹岛和世的重要作品。妹岛和世是一位女建筑师,出生于日本茨城县。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当教授。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进入了伊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设计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妹岛和世的建筑风格逐渐的受到世人注目,是她和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我们称她的作品具有“穿透性”风格。她大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因此媒体称她的作品是具有“穿透、流动”式的建筑。要了解妹岛和世的作品风格的话,到表示的话看这个店就很容易了。建筑表面是好像日本的折纸,用金属做的。据说加工难度很高,是因为表面的不锈钢的利落的转折方式加工不容易,而要考虑到金属的冷缩热涨,处理上的困难就更高了。我去看这个建筑,很干净利落,是很典型的日本手工艺的代表。

  妹岛和世在这里的另外一个很突出的作品据说Dior 东京旗舰店大楼了。这个也是SANAA建筑事务所的师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作品,如果看看她的作品,就知道她非常擅长用玻璃设计,她设计的纽约当代艺术新馆就是典型例子。位于表参道的这家Dior大楼外观由一块平坦而明净的灰白色特规玻璃制成,非常简练而优雅。据说在设计的时候,妹岛和西泽是迪奥(Christian Dior)设计的带褶女装中获得灵感的,她在高透明层压玻璃内侧创新地装上裙褶一样的丙烯板。为了将丙烯板弯曲成希望的裙褶形状,又能够让人透过丙烯板看到店内的情况,她反复摸索,最终确定先在丙烯板上刷上条纹,再在玻璃和丙烯板之间装上光纤照明设备进行打光。

  妹岛和世的dior 东京旗舰店大楼

  讲到建筑,到表参道就要去看看瑞士建筑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知名时尚品牌Prada普拉达的东京旗舰店,这个事务所就是在北京设计了奥运会的“鸟巢”的那个,Prada的东京旗舰店是一座由菱形框架和数百块玻璃构成的水晶似的般的玻璃塔,基本不会忽视而过的,整个建筑就像一个大橱窗,完全可以穿透看到里面的产品。这个Prada旗舰店建造费用是8300万美元,总面积3000平面米,玻璃的外表是在整体平板上,由向建筑外侧弯曲的凸板和向内侧弯曲的凹板组合而成。每块玻璃的重量因固定框架的位置和形状而异,每块大约有300公斤左右。由于表面凹凸不平,虽说是透明材料,却给人一种充满重量的感觉。在光影折射下,外部空间产生了一种近似突变的视觉效果,筑的玻璃外表面上有雕刻效果,使得它本身的特点经常转变。凸的、凹的、平的玻璃经过各种组合,装饰在建筑物的玻璃外表面上。这些不同的几何体产生出许多小块的反射,这使得观察者能看到变化的图像,混合用Prada的商品、城市以及建筑体本身的影像合成。建筑物旁边则特意留下一块公共空间来营造广场的气氛,室内很奇幻的感觉,特别是服务员都是要求做到面无表情的,更加是给人印象深刻。

  Prada 的东京旗舰店大楼

  2009年10月9日,于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