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乱收费”真的得到解决?
刘纯银
流时表示,教育“乱收费”现象已经得到解决。(
王副司长之所以说教育“乱收费”现象已经得到解决,其理由是: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增加,仅2006年到2010年,国家就投入1600多个亿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甚至认为教育“乱收费”仍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一大教育顽疾。这不,就在两天前《重庆晚报》报道:国家统计局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高昂的教育费用已成为有适龄子女居民家庭中一项沉重的负担,有七成的家长觉得难以承受。这些费用主要包括补课费、择校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另外,如果真如王副司长所说的教育“乱收费”现象已经得到了解决,那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上月就要求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岂不是多此一举吗?据了解,此次检查重点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取消借读费等政策落实情况;公办高中“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落实情况;高校扩大范围收取研究生学费;学校以改制、中外合作办学为名乱收费;学校违反自愿原则和非营利原则,强制收取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等行为(11月11日《成都商报》)。
不可否认,近几年来国家确实加大了教育投入。但要知道我国教育投入占到GDP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加之,我国人口众多,义务教育基数巨大,真正分摊到每个学生头上仍然很少。另外,经过多年的专项治理, 教育“乱收费” 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要说已经得到了根本解决为时尚早。因为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潜规则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在这方面做手脚,让乱收费现象越来越隐蔽。正如网友留言所说:现在的考试费、托管费、择校费、补课费、资料费、工本费等乱收费行为早已过渡到学生家长“被自愿”、“被捐款”的年代。
为什么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已经抓了多年,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呢?笔者认为:表面上是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但主要原因是执法不严、制度不完善、受利益驱动和机制体制性障碍。正如有人评论所说: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说乱收费正在淡出历史舞台,似乎有些草率。
勿庸置疑,教育收费问题所涉及的确实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涉及到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好教育的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受教育权力,社会如何保证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公平分配,涉及到如何发挥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等根本性的问题。期待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继续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当前纠风工作的重要课题,坚持不懈地探索总结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尽快实现国家“纠风办”提出的两年内让教育涉乱行为不再成为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