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部分立法项目网上民调遭"恶意"刷赞成票


网上民调现在似乎比较流行,许多网站都开辟了所谓的网上调查栏目,时不时地还发布一下网上调查的结果。这种广泛征集民意的做法当然无可厚非,但网上民调的真实性至少在目前仍值得怀疑。

为什么值得怀疑?

第一,代表性明显不足。网上调查的载体是网络,参与网上调查的通常只能是能够有条件上网的人。而这部分群体在目前的中国还处于少数。因此,貌似满意度、反对度很高的调查结果,极有可能是有偏的。因为样本的代表性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第二,投票无法控制。假设上述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网上调查还会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即:重复投票、恶意投票、蓄意投票问题。重复投票是指一个人多次参与投票;恶意投票是指某些人违背自己的意愿故意投反对票;蓄意投票是指某些人通过各种方式让另一些人按照指使人的意愿投票。这些问题都是网络调查的硬伤,至少目前仍没有任何好的办法可以解决。比如重复投票,你可以限制IP,但却无法限制同一个人通过不同的IP来投票;恶意投票、蓄意投票更是隐藏在幕后,即使发现,也无法改变。

第三,投票对象较难限制。比如,某个地区对即将出台的一项政策征求意见,按理只能是对该地区的百姓才有效,但互联网的相通性决定了任何一项非实名制注册的网上调查都无法将调查对象控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再比如,投票者身份的随意性问题,即任何一个投票者都可以以虚拟的身份进行投票,包括跟自己完全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等。

因此,本条新闻所发生的问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