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研韬:欧洲学者为啥关注中国


  

  2009年11月13日,爱尔兰亚洲学会2009年年会在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召开。来自爱尔兰、德国、中国、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的学者齐聚一堂,就经济危机对亚洲政治、经济、社会的深远响进行全方位探讨。

  与会者对亚洲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接近三分之二的与会者在研究中国,而其研究动力则是中国市场的强力诱惑。欧洲学者对中国的研究相当深入,总体上也算客观。当然,个别学者的视野不够开阔,民族意识很强。

  承蒙科克大学亚洲研究院院长Fan Hong(凡红)教授和Joern-Carsten Gottwald博士的邀请,笔者全程参加了会议,并做了题为The Crisis and the Public Discourse in China的发言。在随后的交流中,来自欧洲的学者都坦承对中国了解太少。

  科克市长Dara Murphy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爱尔兰外交部长Micheal Martin先生做了主旨发言并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科克大学亚洲研究院目前开设中国研究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是爱尔兰的中国研究基地。科克与上海是友好城市。

     (作者系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三略研究院传播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