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曙光 格林豪泰酒店、www.519.com葡萄酒直销网络董事长
小红:小明,你昨天为什么没来上课?
小明:我牙疼,到医院拔牙去了。
小红:你的牙现在还疼吗?
小明:那谁知道,那颗牙在牙科医生手里。
2009年,中国少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少儿龋齿发病率达90%;而美国1980年和1987年两次全国性的口腔健康调查显示,5-17岁儿童、青少年无龋率已经从36.6%升至49.9%,其中5-6岁儿童95%都没有龋齿。
美国口腔卫生保健始于本世纪40年代,到现在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从小护理牙齿的良好习惯。美国孩子很小就洗牙或者戴矫正器,每个孩子都有本健全的牙齿健康档案。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护理过程中,往往会忽略牙齿这一重要的环节,在幼儿乳牙护理中,还存在很多误区。事实上,如果孩子从小开始牙齿护理,去医生那拔牙的机会也就会少得多。
一、不用护理乳牙,反正会被新牙代替
父母往往认为,小孩子的乳牙会被新牙取代,因此不必太关注他们早期的牙齿。但是当一颗新牙过早长出来,其他牙齿还没掉时,如果不及时诊治,小孩的牙齿就会长得东倒西歪。
二、母亲的口腔卫生和孩子的牙齿没关系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口腔系的科菲尔特教授,对出生19-31个月的46名小儿进行的研究显示,小儿龋齿,源于母口,可通过母亲亲吻、喂食、咳嗽、打喷嚏、逗玩等途径将病菌传给孩子,因此,美国专家建议,母亲勿将食物经自己咀嚼后喂给孩子,亲近孩子之前宜用药物牙膏刷牙,咳嗽打喷嚏也应尽量避开孩子。
三、含奶瓶入睡容易长龋齿
如果孩子的牙齿日夜不断接触含糖液体,例如牛奶、母乳、奶粉冲剂、果汁、苏打水等,其糖份就会在牙齿和牙龈周围积聚,与口腔内的细菌混杂在一起,引起龋齿。因为孩子睡觉的时候,唾液流动缓慢,糖液在牙齿周围积聚的时间就更长了,加大了患龋齿的危险。因此,家长和幼儿园保育人员尤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午睡或晚上睡觉时吮吸含糖饮料或奶糊入睡,也不要让孩子整天都拿着瓶子喝含糖饮料,孩子越是爱吮吸汁液和吃零食,患龋齿的机会就越大。
四、没长牙的孩子不需要刷牙
事实上,婴儿还没有萌发出一颗牙时,家长也要在每次喂养后用软纱布给孩子清洁牙床,因为没有一个好的“根基”是长不出好牙来的;乳牙将出未出时,要给婴孩提供用来咀嚼的玩具,以帮助孩子牙床发育。这样就不用牙长不出来时上医院用刀划一下牙床。这种创伤性的做法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五、儿童刷牙不用时间很长
保持口腔卫生需要每天刷10分钟牙。教会孩子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很重要,不仅刷牙时间要保证,而且刷牙的力度也要适中。
六、牙病不需要有病历
一个医生只有与你的牙齿打交道5年以上才能判断你的齿冠是否健康,因此从孩子2岁时就应该建立一本健全的牙齿健康档案,这与身体健康档案一样重要。
七、给孩子拔牙小事一桩
在美国,牙医最关心的是帮助孩子克服看病时的恐惧,因此,要让孩子从小就觉得爱护牙齿,保健牙齿是件快乐的事情,而不要让他产生阴影和排斥。带孩子去专业的儿童牙医诊所,那里的医生会让孩子发现看牙也是件好玩的事。
女人必读:中国宝宝护齿7大误区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