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中孚卦讲到这里,下面就假借孔夫子的语言对这个一爻发挥了一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就是说,一个人坐在屋里不出门,如果说出一句话来是好话,即使是千里之外都会有人呼应,更何况是近处的人呢?迩就是近的意思。如果一个人在屋里说了一句不好的话,即使是千里之外也会有人感觉到违背道理,更何况是很亲近的人呢?
这就告诉我们平时一定要慎言。一般普通人的影响很小,不外乎家庭子女,我们从一个人的言语里面,就可以体会到他的家教如何。如果是在知识分子家庭,出生于书香门第,往往其子女就会文质彬彬,待人有礼有貌。但如果是山野村夫,说话可能就比较粗鲁,没有修养。当然,就性格而言,山野之人可能会比城市人淳朴一些,这也是家庭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如果作为一个领导人或者一个公众人物,他说话的影响力就非常之大了。大地震的时候,温总理说了一句“多难兴邦”,全国人民都感觉热血沸腾,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一句话就能够激发大家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
所以,言语对于君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在对于公众人物来说,尤其重要。当然,现在的公众人物也未必都是君子,比如一些明星们,虽然有很多人追捧,但其言行表现出来就未必是君子,我们在这里就不举例了。总之,“子曰”这一段就是叫我们要慎言。在孔夫子的时代,一句话都可以传之千里,更何况现在的资讯业那么发达,网络信息那么厉害。要是稍微不慎,自己丢丑都不晓得是咋回事。而且,一个错误的观念,一个错误的主张,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说出来以后,也会影响很多人,按照佛教的说法,这个业就造大了,总之我们说话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言出乎身,加乎民”,课间的时候有人问,这里的主语是哪个啊?其实,凡是学习《易经》的人,看到这句话的人,都是它的主语,大家都可以把它放到自己身上来体会,都可以当主角。就《系辞》而言,它是站在古圣先王、为政君子的角度来说的。我们的语言从自己身体里面发出来,就不再只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是个为政者,说出来就会影响很多人,会在老百姓中引起反响。你的管辖范围有多大,你的影响就会遍布到整个范围内。所以这里说“言出乎身,加乎民”。
“行发乎迩,见乎远”,一个人的个人言行虽然范围很小,听到的人也很有限,但就是因为人都喜欢传闲话,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影响面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就会变得很大,影响的时间也会变得很长久。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事迹之所以能够流芳千古,也是因为“行发乎迩,见乎远”;历史上一些大奸大恶之人,之所以会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同样也是由于“行发乎迩,见乎远”的道理。这段话主要还是提醒为政者、提醒领导人的,所谓“邦有道,则庶民不议;邦无道,则庶民缄默”。国家社会政策是合乎正道的,老百姓就没啥说的,自己安居乐业、享受太平就行了。如果一个国家社会政策很严酷、很坏,老百姓就不敢说话了,就只有保持沉默。有道无道都是不说话,但是味道就不一样,关键就是要落实到为政的君子身上。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这几句是对前面所说的君子言行重要性的一个总结。什么是枢机呢?枢就是枢纽、中心,就像我们坐火车,郑州、北京等城市就是交通的枢纽、交通的中心,是纵横的交错点。机指的是时机、机会、机关。现在我们说在机关工作,大家都没有什么感觉,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是工薪阶层。如果放在古代,你要是在机关工作,那是不得了的,一定会被周围的人另眼相看。机关,就是处在机要的关头,是掌握了社会重要职能的部门。《水浒传》里面说,林冲误入白虎堂,着了机关,所以是死罪,就是闯到机关里面去了。所以一言一行,是仁人君子最重要的着眼点,之所以要用“枢机”这个词,就是说明人的一言一行绝非小事。
言行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就是下面这句“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人的言行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能主宰人的荣辱。荣辱对中国古人来说,那是看得非常重的,有重如泰山的感觉。现代人的荣辱感已经很淡了,只认钱,其它一概不认,也不要面子,更不要荣辱。现代社会有种种弊病,其中最大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就是不知荣辱,大家都没有羞耻的观念了。现在的官场上腐败很严重,社会各行各业也都有腐败现象,医疗、教育、学术圈、娱乐圈……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没有荣辱观了。
前段时间,刘大姐讲了一个龙门阵,说是一个朋友的孩子上小学,有一天在学校里,老师对娃娃们说,哪个同学的家长是财务部门的?小娃娃们听到都很高兴,都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嘛,所以这个娃娃马上举手说,我爸爸是财务部门的。老师就说,那好,请你家长下午来一趟。这个娃娃下午就把家长请来了,结果老师拿了一大堆发票出来对他说,正好你是财务部门的,就帮我处理了吧。
这种事情,让人听起来很寒心,现在连老师都没有荣辱感,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啊!现在的学术圈子也是这样的。刚才我说的是小学,大学里面更是这样。有些博导为了维持自己的职称,大学里规定每一年要在哪一级别的核心期刊里面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维持自己的职称,没有达到标准的话,职称就要取缔。我知道的很多教授就是这样,发表文章不仅收不到刊物的稿费,还要掏出一大笔钱给期刊社。美其名曰是发表费,实际上就是有偿发表、甚至可以说是行贿。这种论文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更有甚者,有些教授博导们拿出去发表的论文,还不是自己写的,都是学生写好了,署上教授的名字去发表。在教育系统里面,为人师表都是这样没有荣辱感、羞耻感,真的是非常可悲的。现代社会再这样发展下去,就会非常危险。
我有个纳西族的朋友,他说起偏远纳西乡村的民风就非常淳朴,大家出门去买东西回家,半路上拿不动了,把东西随便挂在树上,过上十天半月去拿,保证还在那里。他们的风俗是,如果东西挂在树上,就表明是有主人的,如果丢在地上,就表示没有人要了。大家都讲诚信,挂在树上的东西是没有人去拿的。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那就无法活下去。在他们那个地方,如果发生了偷盗行为是不可饶恕,要被大家唾弃的。如果是男子就绝对娶不到老婆,如果是女子就绝对嫁不出去。这种人只能背井离乡,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去混。
中国古人的荣辱感,现在只有一些偏远地区还有保留,大城市里面就已经很差了。儒家说“知耻近乎勇”,有了荣辱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知耻而能改,就是非常勇敢的人了。俗话说“人不要脸,鬼都害怕”,真正是如此。不是说鬼都害怕你,而是鬼都讨厌你、唾弃你,觉得你这个人连诚信都没有,做鬼的资格都不够。
现在中央要求党员干部学习“八荣八耻”,这就是强化荣辱观,这是提得非常好的。对于人来说,荣辱确实是一个很要命的东西。一个有荣辱感的社会,才能真正谈得上人与人之间健康相处。观察一个人,荣辱是最重要的标准,没有荣辱感的人,任何人与他都难以相处。中国古人说“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立德是精神内部的事,外表一般看不出来的。有些人冠冕堂皇,嘴上说得很好,心头是不是这样我们也不清楚,只有自己才晓得。但是立言、立功就有一个标准,大家就有目共睹了。人的言行是带来荣辱的关键,所以在这二者上面一定要非常小心。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这里说的君子,指的是有能力的人,像尧舜禹汤这样的古之圣贤、这样的领导者,就能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动天动地,改变世道,改变人心。毛大爷说:“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君子有改天换地的理想、抱负和责任,言行不谨慎怎么行呢?这就是中孚卦的引申意义。
言行,君子之枢机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