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是人会生气,多数的动物也会生气,动物生气之后接下去就是打斗,因此,生气是打斗之前身体的准备动作。身体通过生气调整内分泌,使身体达到打斗时的最佳状态。
动物的生气和国家的备战一样,身体将许多资源进行调整,让身体的配置进入战斗的预备状态。一旦战斗取消,这些调整的资源就成了废物,必须排出体外,这就造成了身体血气能量的浪费。
《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对疾病的原因有一段说明:“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生气是最原始的疾病根源之一,不但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更是造成人体各种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和多数的疾病一样,长期生气会在人的身上留下痕迹。从外表看长期火暴脾气,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造成秃顶。严重的还会使头顶的形状改变,头顶中线拱起形成尖顶的头形。生气的程度轻一点的,则会在额头两侧形成双尖的M字形的微秃。
从中医角度来分析,发脾气时,气会往上冲,直冲头顶,所以会造成头顶发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秃顶。严重的暴怒,有时会造成肝内出血,更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吐血,吐出来的是肝里的血,程度轻一点的,则出血留在肝内,一段时间就形成血瘤。这些听起来很可怕,可是却是真实的情形。
所谓的生气并不单指发出来的脾气,有些闷在心里的生气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生闷气会使得气在胸腹腔中形成中医所谓“横逆”的气滞。妇女的小叶增生和乳癌很可能都是生闷气的结果。
另外一种有气无处发的窝囊气,这种人外表修养很好,好象从来不发脾气,其实心里经常处于生气或着急的状态。这种人很容易形成横逆的气滞,造成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严重的会造成胃出血。这样的人,额头特别高,也就是额头上方呈半圆形的前秃。
血气较差的人,气会往下沉,形成腹部胀痛,经常以为是肠胃的问题,其实根本就是生气造成的。
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气太盛时会使脾脏也跟着旺起来,血气很旺盛的年轻人,这时会产生许多白血球,去处理肠胃的问题,很可能一些年轻白血病患者的真正病因就是来自生气。
生气会造成肝热,肝热会让人更容易生气。从中医的观点,怒伤肝,肝伤了更容易发怒,两者会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当人体长期透支体力,使血气下降到阴虚火重的水平,由于这时的人体使用的能量是透支的“火”,肝必定比较热,肝火也比较旺,人就很容易生气。因此,调养血气,使血气上升超越阴虚的水平,也会使人的脾气变得比较平和。
暴怒造成肝热,继而使肺也跟着热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失眠。
在医院中身体虚弱的病人,有时候一生气就会造成生命的危险。例如,痰比较多的病人,一旦生气,会使痰上涌,造成严重的气喘,一不小心就窒息死了。
由于生气会对身体造成许多问题,因此,日常保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不生气”。所谓的不生气并不是把气闷住,而是修养身心,开阔心胸。
生气是一个人内在因素造成的,再好的医生也无法防止病人生气,因此这个问题只有病人自己修养才有机会克服。
医生只能在病人生气之后设法将生气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做法是按摩或针灸肝经。生了气后,立刻按摩脚背上的太冲穴,可以让上升的肝气往下疏泄,这时这个穴位会很痛,必需反复按摩,直到这个穴位不再疼痛为止。也可以在生气的当天找一个针灸医生,在太冲穴扎针,并留针三十分钟,隔两天再扎一次,直到这个穴位按起来不再痛,头顶也不再发热为止。或者吃些可以疏泄肝气的食物,如陈皮、山药等,也很有帮助。最简单的消气办法则是用热水泡脚,水温控制在摄氏40-42度左右,泡的时间则因人而异,最好泡到肩背出汗(在室温摄氏25-28度),有的人需要半小时,血气低的人有时要泡两个小时。
如果由于生气而在肝里留下了血瘤,那就需要很长时间的保养,当血气能量很高时,身体才会开始处理这个问题。
网络购物之经验谈、淘宝、易趣、有啊等网店
2009-11-12 23:47:59
你是否知道生气是慢性病最主要的根源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