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要善待,不要偏见


近期大蒜价格暴涨,主要的原因在于最近甲流肆虐,而民间正流传吃大蒜可防甲流的说法,造成了市场上大蒜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少专家出来批驳称,吃大蒜不如打疫苗,或者说吃大蒜根本没用。

但著名专家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说:“应该说大蒜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大蒜是否能预防甲流还有待观察。”他还特别强调,“其实,现在是观察很多民间药方预防甲流效果的最好的机会。”

从钟院士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他首先摈弃了对偏方的偏见,没有加以批判与驳斥,而是采取了善待的态度,给民间方子一个机会,让事实和时间来检验偏方的“含金量”。

偏方秘方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医药的珠宝,也是中华文明象征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偏方秘方,钟院士给了我们一个有力而正确的回答。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不少所谓的医生专家却采取了打压的态度。而这种打压的后果,长此以往,不仅会葬送一个个偏方的未来,更遗憾的是,会使众多的患者增加经济负担或失去重见生天的机会。

我家就有一个偏方,是一个祖传的秘方----皮夫子药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为众多的患者解除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皮夫子药液分为金疮液和糖足液。金疮液主要是针对因外伤和疮类疾病而引发的皮肤溃烂,对带状疱疹有特效;而糖足液则是针对糖尿病患者所出现的糖尿病足及因糖尿病引发的身体其它部位的溃烂。糖尿病足,目前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是大医院里也没有治疗此症的特效药,而糖足液却医治了多例被医院遗弃的此症患者。

以下是笔者近来亲见亲闻的案例:

三个月前,岳母突然得了带状疱疹,该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蛇盘疮”、在广州则称为“小蛇”。就是这个病,岳母先去了所在兵工厂医院,又是打针,又是吃药,但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然而住院治疗还不见起色,医院只好告知,让我岳母再到别的医院去医治。这样,岳母又到了地级市的一家大医院,共跑了两次,每次都是开些针剂药物,但最终还是没有痊愈。可怜的岳母,已七十多数的高龄,就这样被折腾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天天忍受剧烈的疼痛,夜夜还要遭受因疼痛而无法入睡的煎熬。可怜的还有岳父,由于日夜照料和焦急,本来就消瘦身体起愈发不堪负重。但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工作,岳父岳母却没有把病情告诉我们。但一个月的时间仍然不见好转,也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如实相告。我一得知岳母的病情,顿时就傻了,因为我家就有治这种病的祖传秘方,而在我的岳母家里就有一瓶秘方药!岳父岳母马上按照我说的方法进行了施治,结果病情当天就得到了控制,三四天的时间基本就好了。岳母在医院里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花了四千多的医药费而无果,而用了我家的偏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治好了。这就是祖传秘方的威力,岳父岳母后悔不已。

还有一例带状疱疹患者是最几天近刚刚治愈的。

患者董长京,男,74岁,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台上村人。2009年农历8月初二开始,后腰部位剧烈疼痛,无奈,到了莱西一家医院就诊(因其舅子在该医院工作),医生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然而两天后,疼痛部位有水疱出现,于是就到了该村的诊所进行医治。医生告诉他,这个病好治,然而在这个诊所里又是打针又是吃药又是搽药,半个月过去了,病情没有得到些许好转。

其子在山东烟台一科研所工作,得知他的情况后,叫他去烟台其子所在工作单位的医院里进行治疗,但其嫌远,没成行。在知情的邻居推荐下,董长京老人找到了我的父亲,我父亲看到的情况是,已由带状疱疹,生成俗名叫腰瓮的疮了!其时,从腰的左侧到脊椎部位,按带状分布有六个烂洞之多,其中两侧的烂洞最大----比矿泉水的瓶盖还要大一些,而这两个烂洞之间还有四个如黄豆般大的小洞。这个病因医治的时间较长,中间的脓状物已经发白凝结如鱼眼状、驴眼状了。我父亲让他先到医院里把凝结的脓状物清理掉,然后再用我父亲配制的中草药进行煎汁热敷,最后再搽祖传秘方—--金疮液。就这样,大概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患处就结了厚厚的黑色的痂了。

20091112日下午和晚上,我先后给董长京老人及其子打了电话,他们现在都很高兴—--花了小钱治了大病。其子与我聊了近半个小时的电话,并坦言,其实一开始他并不相信偏方,只是当时为了尊重其父亲的意愿,才没有阻止其父亲找我父亲治病的行为。现在则感叹:现在的大医院对这种病也没有什么特效药,民间的偏方不服不行。

皮夫子金疮液对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而皮夫子糖足液,也治好了不少的患者。

患者孙光涛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山东莱西马连庄人,退休老师。患糖尿病多年后,脚部开始起水疱,后水疱破裂开始发炎、溃烂。其一直在山东莱阳中心医院就诊,但终无效果,且日益加重。医院最终结论,先回家降糖,等降糖达标后再对其实施截肢手术。在乘坐中巴回家的车上,偶遇了解我父亲的该车老板娘,老板娘将我父亲行医情况介绍给了孙光涛,孙光涛将信将疑,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找到了我的父亲,父亲用糖足液,再加上一些中草药洗剂为其施治。结果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治愈。其不仅省去了巨额的医疗费用和术后装假肢的费用,更关键的是保住了双脚,避免了成为一个残疾人。就是这位病人,出于感激之情,一直与我父亲保持往来,并介绍了不少患者给我的父亲。

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李方顺之妻(不知女方姓名),她是山东莱阳辛家庄人。所谓典型,是因为她患糖尿病多年后,溃烂的地方不是出现在脚上,而是在后颈部位\后背部位及大腿部位发生了多处溃疡,她先到了莱阳市中心医院,在花了6000多块钱后,医院宣告:必须先降糖才能治疗,并让其出院回家。无奈的患者,只好回到其镇的一个卫生所里,因其孙女在该卫生所工作,住了两星期之后,虽减免了一些费用,但还是花费了2000多元钱,最终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还越来越恶化:其后背的部位有两个烂洞,因为洞口逐渐扩大,两个洞竟连在了一起。长期的病魔折磨已使她早已卧床不起,李方顺只好雇一辆出租车带着妻子找到了我的父亲。我父亲用糖足液,再加上一些中草药洗剂为其妻施治,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就使其痊愈并能下床做一些如喂鸡养狗以及做饭一些家务事了。

以上的案例是近来笔者亲见亲闻,还有一则案例则见于《健康时报》的一篇报道----《鸡蛋壳对溃疡有效》,现摘录如下:

我曾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造影显示球部严重变形,疼痛剧烈且反酸,去过不少医院,吃了很多药,始终未能治愈。后来,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鸡蛋壳治溃疡的偏方。方法是:将平时用的鸡蛋壳收集起来,洗净内膜,在锅里干炒至发黄后,用擀面杖压成细末,装入瓶中。三餐前各吃一小勺(约5克),以温开水送服。起初的一个月,其他消炎药照样吃,第二个月以后逐渐减量,到第三个月基本就可以停药了,只吃鸡蛋壳粉末,6个月后,各种症状基本上没有了。之后胃部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痊愈。

我献出此方,想请教有关专家,希望能给予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指导,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冯利副主任医师点评:鸡蛋壳是一味中药,在《中药大辞典》里有收载。鸡蛋壳入药首见于《大明本草》,根据文献记载,它具有燥湿化饮、制酸止痛、益肾壮骨、收敛止血、消痈解毒敛疮等功效,主治饮停脘痛、反胃、软骨症、耳流脓等症。

由于鸡蛋壳粉与胃舒平取等量值时,其水溶液的PH值基本一致,均大于9,呈碱性,可以认为鸡蛋壳粉制酸的作用机制以中和胃酸为主。由此可见,鸡蛋壳治疗患者的反酸症状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鸡蛋壳经炒黄法炮制后制成的细粉,有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这与文献记载其功能收敛止血,治各种出血的作用相似。由于在内源性凝血过程和外源性凝血过程中,钙元素均为必不可少的血液凝固因子,由此可以推测,蛋壳粉中高含量的钙是缩短凝血时间、具收敛止血作用的物质。

现代实验还证明,鸡蛋壳的止血、抑酸作用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药理基础,因此,患者宋桂林在服鸡蛋壳炒黄粉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痊愈,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并且与遗传和心理等因素有关,所以建议如果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疾病,应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进行规范治疗。鸡蛋壳炒黄后服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为辅助治疗手段。

在媒体上我们经常看见一些采访报道医院的文章,有一些所谓的医生专家在文中往往呼吁患者,要到正规医院,找医生采取正规治疗,不要使用什么偏方医治,以免上当受骗,加重病情造成身心痛苦之类。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个别害群之马,以秘方偏方之名,行诈骗之实。医生专家的善意的提醒和忠告是对的,也是我们应该感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秘方偏方中不乏灵丹妙药,为患者快速地解除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而有的病在正规医院就诊,不仅医治的时间长,花费多,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治不好。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轻率地否定了我们先辈们的聪明智慧,扔掉了先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而是要有钟南山院士的胸怀,善待偏方,不要对偏方存有偏见,而是给偏方一个试用的机会,并使有效的偏方成为正规医院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也许有的读者会担心,善待偏方,给它机会,出了人命咋办?敬请关注续篇《偏方:要区别对待,不要一视同仁》)

 

谭维金,品牌诊断专家。中国注册广告策划师、定位策划课程讲师,中国策划学院金言堂品牌竞争战略研究室主任。实践及研究成果曾发表于《销售与市场》、《新营销》、《广告大观》、《经济观察报》、《经济导报》、《中国质量报》、《中国中小企业》、《中国民航报》、《东方企业文化》、《家具导刊》等报刊杂志,多家网站的专栏作者(在网上点击谭维金,可有更多了解)。

皮夫子药液的第三代传人。有志于将祖传的秘方发扬光大,让广大的患者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