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纸,如果出现文章内容重复,则很能说明该报内部管理的松懈与混乱,对读者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对报纸的形象与声誉也是极其有害的。发生在南周身上的小毛小病,在2008年7月10日的这一期,终于演变成了大病。头版和三版中《奥运青岛VS浒苔,一场猝不及防的战斗》一文,居然出现了从“6月12日上午,青岛市海洋渔业局巡航船”到“6月23日,打捞船只数量已有近千艘”六小段内容重复的错误。
这是不能让人理解的错误,也是一种低级错误。如果任其下去,南周将被新闻出版社列为质量不合格报纸。南周,你是否该停业整顿了?!(王思彤 原创 | 2008-7-10 8:48 |)
附:《南方周末》依旧被读者抛弃(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4/14/109333.html)
一介草民:周丽君 有个问题很让我困惑,即《南方周末》给谁看,以及谁在看? 为了给以下屁话做个铺垫,我特卖弄下七八年的阅读底蕴,树个值得商榷的靶子,即《南方周末》以“职业政客”和“意见领袖”为主要读者群。 至于如何衡量自我认识与实际差距,说实话,我还真没意淫的好标准,不如就粗略得以2008-4-10期的读者来信为参考指标,“信口雌黄”一番。 这期读者来信前后10篇高论被引用,除三篇不知底细的网友文章外,其余七篇都是有名有姓有职业的(暂且不怀疑是否货真价实)。其中三篇来自大学生,占42.9%;两篇来自公务员,占28.6%;一篇来自记者,一篇来自教授,各占14.3%。 总之,我所定位的职业政客一个都没有(不觉得公务员算职业政客),意见领袖倒有两位,一是知识分子的教授,二是新闻媒介的记者。那么有高达71.4%的读者并非定位读者。 这一推断也间接引出两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即大学生为什么不属于《南方周末》定位的读者群?!以及各级大人代表、政协委员等本该是《南方周末》读者群主体的职业政客为什么对《南方周末》不屑一顾?! 如剥夺大学生阅读《南方周末》,那是我的错,如一意孤行将《南方周末》强加给大学生,那更是我的错。必定《南方周末》是份意见传递非常专业的媒介,如将它与尚处普世教育阶段的大学生相结合,难免拔苗助长,容易制造批激进的学运分子。如果让我妥协的话,我只能说,《南方周末》比较适合极少部分大学生,至于这极少部分是个什么东东,我也说不清楚。不如让其自生自灭,千万别借大学校园招牌、或煽情笔墨等,进行有意识的阅读公关。 当然,令我担心的,不仅在蛊惑大学生,更是职业政客抛弃《南方周末》,因为两者多少存在因果关系。《南方周末》就像被职业嫖客抛弃的妓女,为了生存与快感,诱引位乳臭未干的大学生。 至于职业嫖客之所以抛弃妓女,或许是其浪子回头,开始独守家中黄脸婆。如是此,也难怪失去战友支持的胡小燕会身陷囹圄于每小时一千多个电话。当然,必定是刚出来混的,也没几把在大人打拼的刷子,一举一动都缺乏职业政客的素养。也可能是鸡鸨就喜欢这样的新人吧,不仅肉多,而且羞涩得可能不会讨价还价。 或许有人为我担心,万一这么优秀的文章被发表,就不怕被比喻成嫖客的胡小燕找上门吗。我倒很放心,并不觉得大人代表胡小燕会看《南方周末》。 最后留一手,如是我的“职业政客”与“意见领袖”定位有错,表示歉意。如是《南方周末》定位与实际有偏差,请你检讨。当然,很多事情并非你,或我,认个错就可一厢情愿,必定我们的人大制度等还缺乏普遍选举性,代表专业性不强,办事能力也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