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竞争对手分析
1、 国美通讯
团队领导:国美集团副总裁孙一丁亲自挂帅,拥有1000人的管理团队和12000人的销售队伍。
卖场目标:公司将在2008年期间,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500家专业手机卖场。
销售目标:国美通讯08年计划实现销售额198亿元,占2008年中国整个手机市场容量的10%以上。
战略目标:2010年之前,实现占领中国手机市场15﹪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主流渠道。
开拓策略:单独开设专卖店、传统家电卖场以及区域连锁卖场相结合,连锁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并构。
竞争优势:全国性的品牌影响力、坚实的资金后盾、庞大的采购规模、富有竞争力的价格。
竞争劣势:执行力不够、员工中厂家的促销员占很大比例、开专卖店的经验不及专业的连锁企业
增长速度:家电连锁中的手机业务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
面临难题:一、二级城市的黄金地段已经被手机专业连锁卖场占据,国美通讯面临寻租优铺的难题。
主营业务:近千家门店的手机业务外,开设独立的手机专业卖场、电视网上购物和手机维修业务等。
缔结同盟:与诺基亚签订了300家增值服务的体验区;加大与移动等的定制产品、门店的合作。
核心竞争力:集约化采购(低价各)、全国性品牌(影响力)
成都国美分公司
成立时间:2000年11月24日。
会员人数:会员人数突破200万名,占整个国美会员人数的十分之一。
经营理念:宣称“公平消费”、“明码实价” “国美价格更低一点”。
开拓成都:成都市场的国美手机专卖店和通讯体验专区将于今年年底开始建设。
门店数量:截至今年9月,在四川省已有门店38家。其中成都市区有24家,二级城市14家。
促销活动:围绕“价格”和“新奇”作文章,促销停留在“点子+概念”阶段,缺少“技术含量”。
开拓方向:局限于中心城市,短期(至少在一年)内无法大规模开拓二、三线的专业手机市场。
门店布局:在成都市区的布局呈“竖线”型,若以“园饼”比喻市区形态,则国美的布局像“刀缝”。
门店环境:门店环境自愈为一流,并有“西部精品家电第一城”高升桥商城、万年场旗舰店、“第一店”
的说法,并且在营门口商城等38家商城配备了吸烟区、休闲区、停车场等设施。
点评国美:
2、成都讯捷通讯
所属公司:讯捷集团
成立日期:1997年
公司名称:四川讯捷通讯有限公司
门店数量:市内零售连锁店20个。
门店类别:店、吧、城、部。分别是:手机店、手机吧、手机城、商场部。
最大劣势:相比较而言,规模较小。有可能被国美、###这样大规模的对手用“价格战”挤跨。
相对优势:讯捷拥有全国最大的手机售后维修中心和增值服务中心,能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门店布局遵循市场细分的规律,极具合理性。
最大优势:可以进行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
点评迅捷:
掌门人——黄欣,于1997年正式涉足通讯产品营销行业。其开办的公司几乎和北京###一样都是搭乘国内通讯行业的劲风。不同的是,迅捷选择了多元化§而北京###选择了专业化。这样多元化的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进行“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 至少可以培训自己的员工,至少能对自身进行诊断,至少把服务的重要性放在比较高的位置。凭借这种内部整合和通讯行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迅捷公司快速成长为迅捷集团。这也就是迅捷为什么能在四川站稳脚跟,而且能挥师西安、贵州以及云南的一个重要原因了。但天有不测风云,随着国美、移动等巨头介入手机渠道的争夺,取胜的关键点在现阶段将是“规模化采购”带来的价格战,这对于迅捷集团来讲是一场“灾难”。虽然,在未来几年内迅捷会凭借原有的规模、已形成的品牌效应、靠前的服务、相对强势的管理、散户关门让出的份额、及通讯行业自身潜力的释放,还能在手机销售行业苟延残喘,但若不进行战略方向的调整,则被“手机销售”这个游戏踢出 “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3、点评长城电信:
长城电信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市场细分的规律,有效的运用到了门店的整体布局上。使得自身的局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长城电信在成都这个局部市场的竞争力。“电信城、贩量城、手机馆、网上直销”和“手机品牌4S”为主要形式的门店,即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购机需求,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身的现有资源。比如手机贩量城可以认为是专为“价格导向型”顾客而开设,而“手机品牌4S”则是为那些对购物环境要求高、服务要求高、品牌意识强的顾客所设,单就促销活动来讲:可以围绕相应的顾客群,推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达到“目标聚集效应”,避免“一刀切”式的经营以及促销。当然,这种以局部优化从而达到整体合力的布局,成都###还需要在立足自身现状和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向长城电信借鉴、学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