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象辞》,“泽上有水,节”。节卦下卦为兑、为泽,上卦为坎、为水。为什么“泽上有水”就代表“节”呢?大家想想,如果一个湖泊没有节制的话,湖水就会泛滥,水灾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下卦之兑相对于上卦之坎来说,就有一个很好的节制作用。“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君子在制定社会人事间种种规则制度的时候,就要“数度”,要反复度量、思量,要认认真真地推敲思考。同时还要“议德行”,要从人的道德、人的行为上来仔细考虑,然后才能制定出一个比较好的规章制度。
《系辞》这章所引的“不出户庭,无咎”这两句,是出自节卦初爻的爻辞。节之下卦为兑、为泽,泽就是湖泊,水凼凼,初爻为阳,就相当于湖泊的最底下那一层,是很坚硬、很坚实的,不然湖水就会漏掉,所以初爻为阳,能防止上面的阴爻漏掉,是对阴爻的一个节制。引申开来,就是说我们做人应该非常谨慎,首先要慎之于内,内心要有警惕性。“不出户庭”,就是不要随便出门,在行为上也不要轻举妄动,做事情更不要随便出手。小象辞中解释道:“不出户庭,知通塞也。”为什么不要轻易出门?为什么不要轻举妄动?是因为我们心里头清楚什么时候会是通顺的,什么时候会是堵塞的。
从卦象上看,初爻和二爻之间是一气相通,两根阳爻,一正一中,故可以通。但是到了三爻呢,是阴爻节阳,是闭塞的,就通不了。所以不要轻举妄动,尤其是到了上卦,坎险在前,就更要小心。我们做事一定要知时宜,要知时节。我们看乾卦的初爻是“潜龙勿用”,让你要藏起来,仍然是告诫不要轻举妄动。节卦也是如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统计一下,六十四卦中凡是初爻和二爻是阳爻的,其初九的爻辞、小象辞,大多都让你慎动。
《系辞》中又接着说:“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这还是在谈言行,其实《系辞》上经七卦,通通都是在谈君子之言行,如前面说的“言行,君子之枢机”,就是说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非常关键。判断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是从言行这些关键之处上看。这里同样是在谈言行。乱,就是从言语中生出来的,不好的言语,就是导致祸乱升级的阶梯。我们常说的多言必失、祸从口出等等,都是这样一个意思。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这几句解释起来比较简单,其意思也比较明白。这是给那些大权在握的人,给有一定社会地位、管理能力的人讲的。古时候生产力很低下,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相对比较艰难,都在为衣食而操劳,哪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些东西呢?只有王室贵族,只有那些位高权重的人,他们掌握着国家的资源,掌握着老百姓的命运,他们才有时间,也有必要学习这些东西。“君不密则失臣”,如果君王在言行上不谨慎、不严密的话,就会出问题,先开始失臣,就是失去辅弼自己的左右臂,到后来就会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臣不密则失身”,作为臣子如果不小心,过去说伴君如伴虎,整不好连性命都会丢掉,脑袋都会耍脱。如果你泄露了君主的秘密,一方面君王会把你收拾掉,另一方面你的政治对手也会把你搞掉。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我这里就不列举了。“几事不密则害成”,如果商量事情,对于很微小的地方、很机密的地方,没有加以重视和保护,计划的时候如果考虑得不够周密,那么这个事情就可能因此而搞不成。清末“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其中就有“几事不密”的原因,最后变法失败,搞得皇帝被软禁,戊戌六君子也上了绞刑架。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遇到节卦初爻的情况,我们就要很谨慎,很小心,“不出户庭,无咎”,这个时侯只要不轻举妄动,就不会犯错。本光法师在《周易禅观顿悟指要》中谈到这里的时候说,“慎密而不出”还有一层更隐晦的深义,就是要悄悄地、不动声色地把这些隐患消弭于无形之中。你有什么事情,就悄悄去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事情处理完了,一切都风平浪静的,对周围也没有什么影响。以前看电影,警察开车去抓贼,老远就把警报弄得个乌拉乌拉的震天响,看起来好像很紧张的样子,但实际抓贼要真那样,贼早就逃跑了。所以真要做这些事情,就要悄悄地、秘密地把这些事情做完,往往这个时候,周围的人根本就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有这层意思在里面。
当然对于“慎密而不出”,也可以引申到儒家“慎独”的修养功夫上来。《中庸》第一章谈到了儒家最根本的学修方法,“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一定要小心自己的言行,就是要慎独。《系辞》这里引用节卦爻辞,主要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谈的,大家可以结合《中庸》第一章来好好体会。
君子慎密而不出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