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 找寻经济复苏新引擎


   如同前几次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在复苏中都催生了新的技术革命,带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各国都希望寻找和确定本轮经济复苏中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产业政策取向,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复苏和新一轮发展。同时,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威胁也在不断加大,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亟须被找到来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多位专家学者在参加近日由东吴基金和上海证券报共同举办的关于新经济话题的研讨会上也发表了相同的观点。

  低碳经济——世界经济发展新潮流

  ⊙耿鸿福

  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正在逐步摆脱阴霾缓慢复苏,而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两大挑战和机遇。一是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挑战和机遇;二是面对环境与气候变暖的挑战和机遇。

  世界经济复苏在面临着上述两大挑战和机遇时也正在酝酿着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提出了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发展模式,已成为信息革命后最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和新趋势。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对生存环境影响提出的严峻挑战,而且还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将推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引导消费模式的重大转变,倡导绿色消费,推动信息、生物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概念,目前有多方面的表述和归纳,尤其在经济类型和产业构成上看,学术界曾经提出过一些新的概念,列举以下几种:

  一、发展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倡导开发和利用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新能源的发展模式,引导绿色消费的生活理念和行为,减缓对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的依赖和消耗。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石油煤炭开采和消费量的快速上升,已是造成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几十年是发展低碳能源的极好时机,通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减少开发和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寻求应用技术的创新和装备技术的提高,努力实现利用氢能和空气能等技术的突破,以造福人类社会环境。

  二、发展低碳农业。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曾对主要几个由农业引起的间接排放,如粮食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存储、加工和销售粮食所盖房子、处理农业和食品加工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估算,若折合成二氧化碳的话,排放量约为全球总排放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发展低碳农业,通过推广和应用生态农业系统,可以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如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可以发展沼气,用沼气替代生物质能和煤炭,既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又可以大大减少有机肥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此外我国又是世界上产生秸秆最多的国家,实行秸秆的综合利用,将秸秆变为饲料和肥料,化废为宝,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大量减少秸秆作为燃料废物处理产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有,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减免耕等保护性耕作的生态农业方式,能极大的增加我国的碳储量,改善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发展低碳农业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三、发展低碳工业。工业是耗能和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产业。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又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发展低碳工业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更为迫切。实际上,低碳工业在各行业都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提高化工、钢铁、建材行业的集中度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节能和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大大降低能耗,降低排放量。又如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消耗石油最多的耐用消费品,我国的汽车工业又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开发和应用电动、混动力等清洁能源以及氢能、空气能等新能源,在汽车工业上具有非常广阔发展前景。此外,还可以在发展高端的精密仪器上作出贡献等等。可以说,传统工业向低碳工业转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四、发展低碳商务。同传统商务模式相比,低碳商务大大降低了由传统商务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量。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商务活动逐步进入网络社会。特别是物联网的产生和大规模应用,又带动了信息产业的新一轮革命,不仅有助于低碳工业的发展,同时还引领电子消费和电子商务进入一个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时代。物联网已成为发展低碳商务的平台,随着物联网在人们商务活动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必然形成一种高效、低耗、低排放的物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