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周小川一语泄露天机
刚才,周小川在2009年全球CEO年会上表示,利率过低会影响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并导致银行选择发展其他非信贷业务,再降利率好还是不好是一个问题。他补充说:如果利差过小,“可能大家觉得信贷赚钱太少没意思”。
原来如此,央行之所以未能与国际同步为刺激经济复苏实行低利率政策,是为了维护银行的自身利益。银行如此自私自利,比得上解放前土财主的“有米不卖”,难怪广大中小企业长期深受贷款难的折磨。
其实,我的研究表明,如果把国内银行业务划分为信贷业务和非信贷业务,并将信贷业务定义为风险业务,非信贷业务定义为无风险业务的话,那么,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几乎从来也没有赚过钱。
那么,这几年商业银行的利润及其增长是哪里来得呢?答案是无风险业务,确切地说是最终来自于中央财政的主权级债券投资和央行存放利息收入。因此,就传统信贷业务而言,周小川同志领导下的商业银行简直就是一部亏钱机器!
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晚些时候读一读我此前为《创富志》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其中有大量确凿的证据支持上述判断。
请大家注意,在美联储理事普罗索言辞回应刘明康高调指责美国低利率政策之后,特别是在另一位官员表示美联储至2012年都将维持零利率政策之后,发生在中国央行与美联储之间的理论较量,已正式拉开了序幕。我说过,我坚决反对极具原教旨主义色彩的芝加哥学派货币数量理论,更加反对机械、教条地实践货币主义。不客气地说,央行的问题恰恰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