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结是不是人性?


巴结是不是人性?

 

 

宋公明

 

 

巴结,古已有之,于今为烈。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篇选自《战国策》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说邹忌是身长八尺的帅哥,有一天早上穿衣时对着镜子问老婆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帅?老婆说当然是你帅多了,徐公怎么能和你比?这城北徐公是有名的美男子,邹忌自感不如。于是又问小妾,你看我比徐公如何?小妾说徐公比老爷你可差远了。正好有客来访,邹忌又问客人,我比徐公如何?客人说徐公不如你呀。第二天邹忌见到徐公,暗自比了比,回来又照了照镜子,觉得自己确实不如人家。晚上睡在床上想来想去,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邹忌用这个例子对齐威王说,我小小一个邹忌,也会有人私我、畏我、求我。你大王每天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巴结你了,你还能听到真话吗?这齐王倒也开明,于是对批评意见给予奖励,广开言路,有错就改。过了些时候,想听批评意见也找不到了。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巴结现象一直存在。巴结,说得不好听,就是呵二屁,捧臭脚。巴结的原因,无非是“私,畏,求。”皆是因为人与人的地位不平等所产生。

 

 

当年在革命队伍中,官兵平等,上下一致,所以反对人巴结人的现象。毛泽东专门写了《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对巴结这类腐朽庸俗作风进行了批判。那时官再大,在党内也是平等的。领导人的党小组长,也许是炊事员,支部书记,也许是秘书。在民主生活会上,一样要做批评和自我批评。在生产资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劳动者也不需要巴结领导,相反,如果领导有错不改,还可以造他的反。

 

 

据说,搞市场经济,就必须拉开差距,就必须把人分成等级,否则就不能调动积极性。这样巴结现象就又蔓延起来了。过去商店营业员是不会巴结顾客的,你爱买不买,才不求你呢。因此被认为那时服务态度不好。现在的营业员推销员巴结顾客确实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态度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这种巴结,多半是冲着你的钱包去的。如果你不买转身走开后,他也许会朝你背影骂一句:呸,穷鬼!。如果你买了呢?他也许会冷笑一声:哼,又是一个呆B!。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分明就是说你们端的是我的饭碗,如果不给我好好干,明天就可以叫你滚蛋。老师傅也会对刚来的徒弟说,做生活要巴结一点,不要偷懒。就是说干活要积极主动,肯卖力气。如果只是在干活上巴结一点还好说,其他方面也要巴结,里面的学问就大了。女演员如何巴结导演,企业如何巴结业主,其中都有很多潜规则。据说网上已有《中国潜规则大全》流传,这里就不多说了。

 

 

那么在等级森的官场,层层巴结就更加丰富多彩了。从“皇帝的新装”式的捧臭脚,到各种金钱肉体的交易,真是蔚为大观。其实在官场之中,今日巴结他人,就是为了日后接受他人巴结。走的是巴结领导贿赂领导挟持领导--自己领导最终跌倒的路线,虽然明知是一条并不光彩的不归之路,却又乐此不疲,不知是不是一到官场就身不由己了?

 

 

据说猴子社会也是有等级的,低等级的猴子要为高等级的猴子整理皮毛。如果这也算一种巴结,那么巴结和被巴结就是从动物的本能中带来的。而某些精英们又把自然的本能和人性混为一谈。那么巴结和被巴结是不是也属于他们所谓的人性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巴结是为谋私利的手段,当然也就是天经地仪的了?

 

 

然而据说人和人都是平等的,那么为什么又容忍人巴结人的现象蔓延泛滥呢?这只能说明某些精英所谓的平等,不过是骗人的鬼话。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只要社会上等级现象和两极分化存在,巴结现象就一定会存在。

 

 

最后,虽然也许又是对牛弹琴,不过在下还是要说,夹着尾巴才能做人。只有克服兽性,才能彰显人性。巴结现象是人类之耻,是文明之敌,是社会的倒退。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是不应当允许巴结现象泛滥成灾的。

 

 

 

200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