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机关后勤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机关后勤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围绕这一课题,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当前应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以机关干部职工为服务对象的后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以机关干部职工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机关干部职工,一切满足机关干部职工,确立“需要就是目标,满意就是标准”的服务理念。
1、体现人性化服务。随着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大面积提速调图的实施,路局机关干部职工在运输指挥、经营管理、工程建设以及安全稳定等工作中的责任加大、任务加重、节奏加快。以机关干部职工为中心,就要认真了解他们的需求,用心提供主动、细致、微笑的服务。在就餐桌上放一盒餐巾纸,在楼道大厅里设一台擦鞋机,在电动车库里建一排电插座,在我们服务人员的脸上多一点微笑……,这些人性化的服务更能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更能使机关干部职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健康水平。
2、注重个性化服务。俗话说“众口难调”。其实此话既说了服务业难为的一面,又点出了“难调”的原因在于“众口”的多样性。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机关干部职工的需要,必须讲求针对性,体现多样化,注重个性化服务。要针对路局直管站段后,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等不同地区干部职工的口味,学习制作地方特色菜肴;要根据单身职工增多的情况,晚餐增设小炒,实行点菜供应;要增设卤菜窗口、净菜窗口,为需要带菜回家的职工提供方便,千方百计为不同需要的职工提供个性化服务。
3、融合人文化服务。外化于形象,内化于质地,体现于人文,贯穿于服务,这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具有文化底蕴的商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打造精品局、创一流企业的战略和机关干部职工的文化层次决定了必须把人文关怀融入机关后勤服务之中。在食堂大厅里开设“健康之窗”,宣传“健康食堂”的理念和科学膳食的知识,介绍各道食谱的营养成份和适宜人群;在卫生间内,文明提示“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在绿树花木前竖起一块块精致的不锈钢标牌,标明树木的科、属、产地、习性等,既普及园艺知识,又增添一道景观。
二、开展全员培训,增强服务能力。
近年来,随着机关楼宇的扩建改造和设备设施的不断更新,新技术设备的维护保养、高品质建筑立面的专业保洁、“健康食堂”膳食的营养配餐、园林花木草坪的科学养护、高规格会议的接待服务等等,都给我们机关后勤工作提出了必须实行专业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目前后勤职工队伍中高技能、高层次的服务和管理人员的缺乏,与现代后勤服务的要求形成较大的反差。要实现机关后勤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全体员工素质的“能力建设”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1、开展岗位培训。要充分利用铁路和地方两个教育资源,组织后勤管理人员、班组长以及在职的厨师、点心师、钳工、电工、锅炉工、汽修工等技术岗位职工参加路局和上海市举办的岗位资格培训,掌握岗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做到持证上岗。
2、组织“四新”教育。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新规章”的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活动。要统一编制学习计划,建立考评制度,选树岗位标兵和技术能手,推进学技练兵活动的深入。
3、建设人才队伍。要根据机关后勤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编制和实施后勤人才计划,培养各工种的高级工、技师和后勤专业管理人才,形成一支引领和支撑机关后勤事业不断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骨干队伍。
三、注重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要使后勤的软件管理与机关的硬件设施相匹配,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凭经验、低标准、粗放型的管理方式,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要求实行科学管理。
1、与行业对标,提高服务标准。要走出去,学习了解餐饮、物业、汽修、保安等专业公司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标准,并进行具体对标。按照满足机关需要、符合行业要求、力求量化细化的原则,重新修订各工种、岗位的工作标准,使我们机关后勤工作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较高的服务标准。
2、与岗位结合,落实相关责任。要根据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合理分解、科学界定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扩大职能覆盖,减少交叉重叠,使每一个员工都明白自己在岗位上应该干什么、职能权利是什么,做到岗位明职责、凡事有人管。
3、与经济挂钩,推进规范管理。要将后勤服务和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和执行工作标准的情况与经济责任制的考核紧密挂钩,加大捆绑力度,完善考核制度,健全基础台帐,做到工作有记录、检查有台帐、考核有依据,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推进规范管理。
四、讲求“绿色后勤”,优化服务环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的绿色发展之路。机关后勤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践行安全、节能、环保职能,达到“绿色后勤”的目标境界。
1、把住安全关隘,实现绿色供应。机关后勤作为机关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保障的直接提供者和管理者,也应是绿色健康安全阵地的守护者。我们要忠于职守,当好哨兵、严格把关,确保机关干部职工的健康安全。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切实把住进货、入库、加工、消毒、供应和饮食服务人员卫生健康“六关”。要用好配置的果蔬农药降解消毒机,坚持将蔬菜的农药和动物性原料的激素降解后再加工制作。要加强对食品及餐具容器的卫生防疫检测,确保供应的食品、饮料安全卫生。
2、落实节能措施,选用绿色产品。机关后勤处于管家理财的重要位置,在“节约型机关”建设中理当有所作为。要在机关公共场所统一选用绿色节能灯具,并适当降低密度,间隔开灯。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声控、光控自动开关,避免“长明灯”。要定期组织对主水管道的“听漏”检查和水笼、水阀的巡检,杜绝“长流水”。要根据季节气温变化,适时调整中央空调出水温度,降低空调电耗。要在机关广泛开展节能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随手关灯,不开“无人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用后随时关机,减少待机消耗。
3、建设“园林机关”,营造绿色环境。机关绿化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一项公益事业,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创建“园林机关”为目标,以草坪绿地为重点,以花木盆景为依托,坚持地面、墙面、楼面相结合,不断扩大绿化的覆盖面,增加绿地率,并做到精心养护、精细管理,使树木枝繁叶茂、草坪常年翠绿、鲜花四季开放,营造一个自然的绿色环境。
五、推进后勤改革,创新服务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机关后勤必须打破传统的“福利型、小而全、封闭式”的服务模式,走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引进竞争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更好地为机关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服务社会化是机关后勤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我们要顺应潮流,把握契机,整体规划,稳步推进,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后勤体制和服务机制,以保证机关后勤又好又快发展。
1、构建自主运营机制。机关后勤从行政序列划出,这只是后勤改革的第一步。今后,一是要明确机关后勤的服务范围、工作目标、产权关系和管理体制,实现后勤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的分离;二是要按有关部门统一规定的收费标准,结合机关后勤人员编制的实际情况,测算服务收费标准,改财务拨款为服务收费;三是要落实机关后勤在用人、用工、分配上的管理权限,积极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四是要研究制定后勤延伸服务、扩大经营的相关政策,增强后勤发展活力,为构建机关后勤自主运营机制,逐步过渡到独立的经济实体和竞争主体创造条件。
2、健全后勤保障机制。探索运用《服务合同》的方式确立后勤保障的服务范围、工作标准及考核办法,将领导干部的聘用、奖惩及后勤职工的收入与保障工作的绩效挂钩。机关后勤内部要层层分解目标,细化保障措施,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同时,要防范设备故障、停水停电、电梯困人、台风暴雨以及火警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确保机关办公秩序的正常运转。
3、建立引进监管机制。根据目前机关所用电梯、锅炉、中央空调以及消防、安保监控等设备需进行专业维保的实际,制定《引进社会服务管理规定》,对路局机关后勤引进社会化服务的原则、范围、程序、服务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要建立引进社会服务工作监督管理小组,加强日常服务管理和现场监察,确保引进的服务质量可靠、安全保证。
4、完善服务评价机制。要建立机关后勤工作民主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服务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并利用局域网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对餐饮供应、会议服务、设备保障、楼宇保洁、环境绿化、安全保卫等工作进行测评,将测评的满意率作为机关后勤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机关后勤要在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三优一满意”(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作风,让机关干部职工满意)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后勤职工爱岗敬业、创新服务,推进机关后勤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机关后勤又好又快发展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