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87度电”——居民生活用电标准拟定每月87度,多用多付费。“87度涨价红线”引发很多争议与质疑。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今天就此表示,发改委昨天澄清没有制定过这样的标准。但国家发改委又称,至于各地具体的用电数额由各省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国家不会制定统一的标准。
“87度涨价红线”成为市民谈论的话题,网络上也到处充斥口水战,“87度涨价红线”为何就成了众矢之的呢?
首先,“87度涨价红线”到底有多少合理性可言?在能源紧张的当下,居民用电参照国外经验实行阶梯式价格改革,诠释了能源价格改革的方向,对于推进资源节约的意义不言而喻。推行阶梯式电价旨在节约能源,老百姓没有理由不支持,但“87度涨价红线”是否合理呢?每户每月87度是目前全国居民生活用电平均数字,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用电数字标准。但随着电器化极大普及,“87度”这个标准显然不能适应居民生活需求,“87度涨价红线”对于经济条件好家庭来说,每度电涨价几分钱,每月增加十元、八元支出,不会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但是对于普通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来说,就大不一样了。为了不增开电费支出,他们除了减少电器使用频率,降低生活质量外,别无他法。
其次,“涨价红线”由各省份自行确定有没有约束力?国家发改委把“涨价红线”问题推给各省,难道各省就可以很好地确定“涨价红线”了么?各省份的用电情况不一样,就是各省份内的情况也并不一样,发改委自己不敢确定“涨价红线”,把包袱扔给各省份,那么各省份就能做好么?另外,各省份经济状况的优劣,是否会出现经济好的省份可能会把“涨价红线”定的较高,而经济差的省份则借机把“涨价红线”定得过低,以谋更多阶梯式价格电价收入现象呢?谁管老百姓的死活?
第三,参照国外经验实行阶梯式价格改革符合自己的国情么?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今年9月份在水电可持续发展论坛上透露可能实行“水火电同价”试点,就遭到网民们的“炮轰”。这也难怪,毕竟我国绝大部分的居民收入并不高,我国长期对居民用电实行低价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是考虑到这一因素。同时,我国目前较低的居民电价主要通过提高工商业用电价格分摊成本实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电价收入的缺口已经得到弥补。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对大多数居民而言,用电等各方面还是很注意节约的,尽管现在的电价不高,但居民还是不会随便浪费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的。
综上所述,“87度涨价红线”为何成众矢之的就不言而喻了。推行阶梯式电价旨在节约能源,按说老百姓没有理由不支持,但阶梯式电价设置不仅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话题,还涉及到“保民生”的问题,决策者不能简单拍拍脑门儿就出台政策,更不能什么都拿国际接轨来说事儿。要多想想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金融危机政府为鼓励居民消费,搞家电下乡优惠政策,如果提高不了居民收入,反而增加居民支出,如何鼓励消费?
最后,笔者认为,节约能源政府应当带头,从建设节约型城市抓起。就拿城市亮化工程来说,这是个好事情,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城市照明过于浪费,许多街道、道路一年365天通宵达旦灯火通明,有这必要么?能达到基本的照明是不是就可以了呢?或者重大节日多开些灯,平常能照明就行呢?而一些大宾馆内几乎是一天24灯火通明,为什么不关闭那些不必要的照明设施呢?是否该出台政策对这些进行必要的规范呢?倘若全国所有城市都推行节约用电,笔者敢说,这样节约的能源一定不是个小数目,相信这也一定能很好地缓解用电紧张的状况。推行阶梯式电价还要对电力行业内部的高收入现象进行改革,为什么这些人可以坐享高收入呢?阶梯式电价改革本是个好经,但愿好经别硬是被念歪了。
“87度涨价红线”为何成众矢之的?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