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逐渐被“招安”的不仅仅是高房价(地产评论)
洪维
目前,针对部分房地产重点城市的调研已经结束,有关方面正在加紧研究,将积极出台政策性成果。加强房地产批后监管、严厉打击闲置土地等细化政策正在紧锣密鼓酝酿中。(新华网2009年11月24日)
逢此岁末之际,上海市政府选择在11月14日和16日的两个下午,邀请11名国内著名学者齐聚上海,召开上海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据公开报道,是次会议,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用了约6个小时的时间,就上海市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问计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详细地告诉早报记者,此次会议其实主要包括两个主题:一是来年宏观经济形势将会如何;二是上海经济究竟如何转型。“我赞成一些专家的观点,至少上海肯定不能再冀望楼市,要牺牲些增长来转型。”参会的谢国忠说,虽然上海经济接下来一段时期可能会很难,但如能坚持转型,则将来定会有更好的收获。
“调结构”和“促转型”,成为今后上海发展的主调,也就意味着上海肯定不能再冀望楼市,要牺牲些增长来转型。也许,是中国经济“调结构”和“促转型”的开始,从此,全国各大小城市的思路也得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当前经济复苏仍然不稳固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刺激政策不会整体退出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而决策层最近也频繁表态,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而学界预测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会对一揽子刺激政策作出大规模的调整和转向。但面对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通胀预期再度抬头等诸多矛盾,一些非常规的刺激政策必将逐步弱化和淡出。
对通胀的担忧来自于天量流动性的投放。《报告》表示,2009年中国的货币政策达到前所未有的宽松状态,到10月末M2余额为58.62万亿元,同比增长29.42%,前10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增加8.92万亿元,同比多增5.26万亿元。今年以来,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各地一级土地拍卖市场地王现象频繁出现。
年度重头大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期举行,根据此前《瞭望》新闻周刊披露的信息,调结构、防通胀成为此次会议的重点内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20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9-2010》(下称《报告》)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必须逐步淡出,首先要稳定各类在建项目的政府投资,对于新建项目和进一步的投资膨胀进行适度约束,防止2011年到2012年地方政府因为财政资金的恶化而带来大量的烂尾工程,使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恶化。但《报告》认为,由于产能过剩、农业丰收食品价格稳定等因素的存在,明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会出现明显的上涨。而由于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货币传递和通胀的形成机制,金融作为新的货币蓄水池将有效地分散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压力,2010年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将成为物价上涨的替代。
据此,高房价是通胀的罪魁祸首,渐成人们的共识。而不冀望楼市拉动经济,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结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因房地产业强大而强盛。而在中国经济中,房地产业牵扯问题重重,开发商更象是落草为寇的脱缰之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政府“招安”下,渐渐低下高房价的头颅,为人民服务。当然,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换取空间的过程,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