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中国人理财意识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是从两个老太太开始的,正是因为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天堂偶遇时的一段对话,让我们开始反思以前“先收后支”的消费模式,并意识到拼命的储蓄和疯狂的炒股与理财有着天壤之别。西方(主要是美国)的理财理念恰在这时逐渐传到国内。
但如今,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我们怀疑美国老太太是在忽悠人。也的确有西方的学者和官员称赞中国人重视储蓄的习惯非常好,而近两年炒股巨亏、买房被套的一些人恐怕也后悔为什么不多听听中国老太太的话,至少不会让手中的钱白白打了水漂。
那么,中国式的理财真的比美国式的理财更优越吗?是理财理念本身有问题还是人们根本就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理财理念?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在哪里?通过对比中美理财的差异,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对话的N个版本
“理财”这一概念显然是舶来品,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来不缺乏那些朴素的理财思想。而当两个老太太在天堂里那场伟大的对话流传开来后,我们熟悉的西方理财理念开始在中国广泛普及。直到次贷危机让大量美国人失去房屋,我们才对西方人的理财方式产生强烈的质疑。于是,两个老太太的对话也演变出不同的版本,其中比较极端的一个是:
有一天,美国老太太正在天堂养老院里闲坐,看到门口路过一个老乞丐非常眼熟,仔细一看原来是几年前见过的那个中国老太太,两人就聊了起来。中国老太太很奇怪的问:你不是买了房,而且还完款了吗,怎么住到养老院里了?美国老太太说:我把那套房子给卖了,又贷款买了一套更大的,结果后来房价下跌的厉害,再还贷款太亏了,就把房子退回去了,现在靠401(K)计划的养老金支付这养老院的费用。
美国老太太的表情更诧异:你不是攒了一辈子钱买了一套房吗,怎么现在讨起饭来了?中国老太太长叹了一声:唉,别提了。我儿子打算结婚,可那未来的儿媳妇说不买房就别想结婚。我为儿子的婚事着急呀,就把老家那套房子给卖了,但你不知道这几年中国的房价涨的有多快。卖房的钱都不够在大城市买房的首付,我又借了一大笔钱总算给我儿子安了个家。结果后来儿子、儿媳妇都失业了,实在支付不起高额的房贷,就断供了几个月,房子被银行收回去了。而我的退休金少的可怜,现在只能靠讨钱来还债了。
当然,上面的这场对话是杜撰的,但它却真实的反映了近几年中国和美国老百姓理财生活的转变,从中也能感受到中美理财方式的差异。下面,我们就从取得收入——缴纳税款——消费投资——退休养老这几个环节对比一下中美理财行为的不同,中间仍会穿插中美老太太的对话,以便于你有更深切的感悟。
1、纳税与节税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无论是中国老百姓还是美国老百姓都概莫能外。当一个人取得工资收入时,就有一笔所得税(收入税)被划走了,而在商品买卖、投资理财、遗产继承等过程中,还要缴纳消费税、印花税(或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税收和通货膨胀一样,是实现财务目标的最大障碍。我们先来看看美国人收入税的构成:
美国的个人收入税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联邦税,州税,及城市税。城市税只有少部分城市有,所以主要是联邦及州税。
联邦税是累进制,即收入越高,税率越高。2008年联邦税的税率为:
收入高于此数额 |
低于此数额 |
则税率为: |
$0 |
$15,100 |
10% |
$15,100 |
$61,300 |
15% |
$61,300 |
$123,700 |
25% |
$123,700 |
$188,450 |
28% |
$188,450 |
$336,550 |
33% |
$336,550 |
无上限 |
35% |
此税率是边际税率,也就是说,只有收入超过底限,才会交这个税率。
州税各个州不一样,税率从0%到9.5%不等。例如,阿拉斯加和佛罗里达州没有州税,伊利洛伊州是统一的3%,而加利福利亚州是1%-9.3%。
此外个人还需交社会养老保险税及医疗保险税,分别是6.2%和1.45%,但收入高出$97,500的这部分不需要交养老保险税。
比如说,一个年收入为$180,000的家庭,如果住在加州,而且夫妇两人都工作(每人收入$90,000,而且两个人都要付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税),那么这个家庭的总税收负担是:
养老保险税及医疗保险税:$180,000×7.65%×2=$27,540
所缴纳的联邦税为: $15,100×10% + (61,300-$15,100)×15% + (123,700-61,300)×25% + (180,000 – 27,540 - $6,800 –123,700)×28% = $30,189 (注:所付的养老保险税及医疗保险税从应交税中扣除,而且每人有$3,400可以不交税)。
州税:(180,000 – 27,540 – 30,189)×9.5% = $11,616
这样算起来,这个家庭的平均税率是: (27,540 + 30,189 + 11,616)/180,000 = 38.5%
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情况相比,美国的个人收入税并不算高。但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比中国完善。
除了最重要也是最大的这部分个人所得税(收入税)支出外,其他的消费、投资环节也要纳税,而美国的税制要比中国复杂得多,相应的节税技巧就非常重要。在好莱坞的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里,主人公就是通过帮助狱警节税而赢得生存的空间,甚至后来出现几乎所有狱警排队来让他报税的场面。可见,节税是多么专业的一项工作。在美国只有拥有CPA(注册会计师)资格才能提供这种专业的咨询。
下面,我们简单列几种美国的避税方式,相信中国老百姓包括一些专业的人士都会感到新鲜:
夫妻联合申报纳税对他们是有利的,特别是当夫妇双方收入差距悬殊时;
如果有大额的灾祸补偿或医疗扣除,已婚夫妇选择填写单独的申报表可能更为合算;
对于离婚赡养费,支付的一方是可扣税的,而接收的一方则是应税的。而对于孩子的抚养费,支付者要上税,而接受者不应赋税。所以在离婚协商费用安排时,最好自己承担抚养任务;
奖学金用来支付住房和伙食费,是应税的。而用于支付学费、学习用品则是免税的;
如果能证明一个人欠你的钱确实不能偿还,已经形成死账,那可以把这部分个人坏账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