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合力引巨震 将计就计调仓位


    

一周5个交易日,大盘上涨2天、暴跌3天,连续跌破3300、3200、3100点三道整数关口。很多人满心以为大盘会像7月29日那样,至少暴跌后会连续大幅反弹并创出新高,遗憾的是“历史不会简单的重演”。

 

大盘震荡如此剧烈,应该说是内外合力的结果。

 

外部因素,据国外媒体昨日报道,全球股市周四大幅下跌,原因是投资者对政府投资机构迪拜世界集团(Dubai World)的债务问题感到担心,银行类股在欧洲地区遭遇了最沉重的卖盘。有了07年的经验,这回投资者对外围市场的动静相当敏感,因此周三短暂的反弹成了一日游,直到周五大盘仍然没能有效恢复元气。香港恒生指数亦是暴跌不已,周五跌幅超过了1000点。

 

而就A股自身因素而言:

 

1、 内资银行的再融资报告虽然部分被辟谣,但是民生银行周四H股的上市仍然在提醒大家:再融资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况且招行、浦发等也确实已经公告了再融资计划。民生在香港上市当日即跌破招股价格,对银行股整体的打击是比较大的。

 

2、 每到月末,市场关于月度银行新增贷款规模的揣测就开始沸沸扬扬起来,市场预计11月新增信贷1500至2000亿元,这种持续萎缩的趋势给市场也蒙上一些阴影。

 

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悬而未决,到底政策基调会如何演化仍让大家心里没底。

 

4、 基金年度排名赛进入白热化,部分基金(特别是排名座次基本已经稳定下来的基金)上周开始采取减仓保住利润的做法;亦有基金采用打砸对手的重仓股票来打压对手市值从而提高自己排名的方法,盘面因排名混战而引发的调整压力也在集中爆发。

 

从盘面看,原本能随着国际金价的强势而轻易飙涨的有色类品种,今天盘中纷纷大跌,而两市仅仅只有医药医疗等防御性品种尚能逆势飘红。市场的谨慎情绪已经相当浓重。

 

撇开这些内外短期干扰因素,从A股自身的总体估值来看目前仍属于合理区间,而正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强调了“保持消费持续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基调。因此多方并不会彻底放弃争夺,不过是战术上将计就计、以退为进、趁机完成仓位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