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成功的企业、或者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成功的故事。
下面是关于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故事。
环境造就人,成功的事业总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下。
这里关于喜一郎的成功故事只是涉及到出生地环境和家庭成长环境。
丰田喜一郎
Kiichiro Toyoda,
丰田喜一郎大事年表
• 1894年11月6日生于静冈县敷知郡吉津村。
• 1917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
• 1920年毕业,旋即入丰田纺织公司从事纺织机的研究开发。
• 1921年7月至1922年5月赴欧美考察。
• 1922年与田二十子女士结婚。
• 1926年设立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就任常务董事。
• 1929年9月至1930年3月去欧美出差。
• 1931年试制成功4马力小型汽车发动机。
• 1933年9月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内设立汽车部。
• 1934年决定购置举母工厂用地,同年造出第一台A型发动机。
• 1935年造出A1型轿车样车,还造出G1型卡车。
• 1936年在东京芝浦设立汽车研究所。
• 1937年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成立,就任副总经理。
• 1938年举母工厂竣工。
• 1940年研制成AE型轿车,同年丰田制钢公司成立,就任副总经理。
• 1947年开始生产SA型轿车,经公开征集该车车名,定名为“TOYOPET”意即丰田的宠物)。
• 1950年丰田汽车销售公司成立,就任汽车技术会会长,辞去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职务。
• 1952年3月因脑溢血去世,享年57岁;在此前公司决定在7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复出,再任公司总经理。
一、出生地:创业精神的养育
丰田喜一郎于1894年11月6日出生于静冈县敷知郡吉津村。静冈是诸多顶尖企业的基地,拥有多家世界知名的顶尖企业和著名创业企业家,除了丰田喜一郎及其父亲丰田佐吉之外,如雅马哈创业者山叶寅楠先生、本田摩托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铃木创始人铃木道雄等。这些闻名全球的企业都诞生在静冈,成功创业故事在静冈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与该地区的人文、地理等区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研究丰田喜一郎的成功秘笈,首先研究其出生地是必然选择。
优越的地理位置。静冈县大致位于日本的中央部,面临太平洋。东西长155公里、南北宽118公里,面积为7779平方公里。静冈县沿远州滩、骏河湾和相模湾伸展开、处于约500公里长的海岸线及富士山与南阿尔卑斯山等3000米级高度的北部连绵山岳地带的环绕之中。发源于北部山区的几条河川形成了富士川、大井川和天龙川等,纵贯于县内。静冈县位于日本东西交通的要冲,自古以来是日本的主要交通要道。现今,她作为交通要冲的地理上的重要性仍在日益增强,东海道新干线,东名高速公路等以成为日本交通的大动脉。
宜人的气候条件。受惠于海、山和湖等各种有利的自然条件,
静冈县的年平均气温为16.1℃,年降雨量为2326毫米,除北部山区以外,总的来说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在平原地区冬天很少下雪。春天温暖;夏天的是前半期梅雨季节,后半期多晴高温;秋天凉爽,晴朗无云;冬天干燥多晴,属于四季分明的地区。
优美的自然环境。县内自然景观丰富,依山傍海,富士山、箱根和伊豆都是日本的著名景胜之地。旅游业非常发达。富士山海拔3800多米,是日本第一高山,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自1707年最后一次喷发之后,已休眠近300年。洞开的山顶和一年中长时间的积雪,使得整个富士山像一座大水库,不断地把水存入山腹,又从山脚渗出来,养育着山脚下的土地。伊豆半岛则以风景秀丽、气候温暖、温泉遍地而著名,一年四季游人不绝。
丰富的地方特产。由于地理位置靠近海岸、气候条件宜人,静冈县的特产很丰富。农产品主要有茶叶、温室甜瓜、草莓、蜜桔等。尤其是茶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一半。水产业也很发达,其鲣鱼、金枪鱼、鲭鱼捕获量在日本各县中居前列,主要的渔港有烧津港和清水港,特别是烧津港是日本最大的远洋渔业基地,其船队远达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仅烧津一港的鱼类卸载量就占全国的40%。同时,烧津和清水还是日本的水产加工基地,金枪鱼罐头的90%产于静冈。浜松市是管风琴和钢琴的产地,日本产的钢琴和电子管风琴100%产于浜松。浜松附近的浜名湖和烧津附近的大井川下游是著名的鳗鱼养殖地区。烤鳗鱼是日本名吃之一。
此外,静冈县人文景观也毫不逊色。静冈县与江户幕府初代将军德川家康有极大渊源,德川家康出生于三河冈崎城(即今日与静冈县毗邻的爱知县冈崎市),当时的德川家康是个弱小的大名,他从小在织田家(居住地为今日的爱知县名古屋市)做人质2年、后在今川家做人质12年。长期的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养成了他沉着多谋、遇变不惊、百折不挠的性格,终于统一全国。在静冈市和浜松市留有许多他的遗迹和传说。关原合战后,德川家康从将军位子上卸任,一直住在骏河城(即今日的静冈市),自称大御所,直到逝世。静冈的茶叶种植也和德川家有很深的渊源,明治维新后,最后一代将军德川庆喜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人,他回到了他祖先住过的土地,并在这里生活了30年,当地人亲切地叫他“庆喜”。德川家原来的家人和武士们有许多跟他来到了这里,为了养活自己,德川家的家人和武士们在牧野台地上开垦了大片的茶山,这里后来成了日本的第一大茶产地。在高松有距今2000年前的日本弥生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还有遗址复原展览。
点评分析:熟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丰田喜一郎的出生地静冈县,正是具有上述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物产丰富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特质,造就了这一方人的宽大胸怀、高瞻远瞩的眼光,具有远大理想,塑造出了一种“不怕失败、勇于挑战”、“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及具有这种精神的一批成功创业者。继承这些创业者们的精神,静冈现在已建立起了世界顶尖的商业巨厦。“敢为人先”的精神,现在也仍然在静冈生生不息,不断孕育出高速成长企业。
这样一种充满着成功故事、让人自豪的出生和成长的区域环境,无疑影响到了丰田喜一郎的商业梦想:“我们不是在毫无目的地制造汽车。我们是要用日本人的头脑和手艺振兴汽车工业。”这就是丰田喜一郎创立丰田时的志向和远见,不断的坚持这种远见和志向,才创造了“丰田生产方式”,并使丰田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
二、家庭背景:父亲的影响
喜一郎出生一个成功商业家庭,其父亲丰田佐吉既是日本有名的纺织大王,也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发明狂”。对喜一郎从商影响最大的是其父亲,所以,研究家庭背景对丰田喜一郎的影响重点是研究其父亲的创业精神和言传身教。
丰田佐吉天资聪明,酷爱技术发明。佐吉的故乡自古就以盛产木棉闻名,很多家庭都把织布作为家庭副业,佐吉家也不例外。从童年开始,佐吉每天目睹农耕之余的母亲辛苦织布,“这种工作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参观过东京的工厂以及博览会、对西方机械文明有了初步认识后,孝顺的佐吉开始想,“是不是可以对织机进行一些改良,减轻母亲以及其他和母亲一样的妇女们的辛苦呢”。从此,他立志于发明方便、高效率的动力织机,开始走上无休止的发明道路。俗语道“万事开头难”,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佐吉明白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知识及专业技术训练而突然迈进发明创造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决定从改良自己身边的织机做起。但是,佐吉的父亲认为没有学问的人去搞发明创造简直是天方夜谭,父亲的反对以及研究资金的短缺使佐吉的发明之路布满了荆棘。终于在 1890年,佐吉成功地发明了丰田式人力织机,获得了平生第一个专利权。这种织机将织布的工作效率提高了40%到50%,大幅度减少了织物中不均匀的部分,提高了织物的质量。然而,尽管佐吉对自己的作品满怀信心,这种织机的销售却不尽人意,看来只做这种程序的改良还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织机的工作效率,佐吉开始朝着发明动力织机的方向迈进。 1897年研制成功柴油机带动的狭幅动力木织机,后称丰田织机。同年他与别人一起成立乙川棉布合资公司,用丰田织机生产棉织物。此后,在三井物产公司的资助下,丰田织机在日本被迅速推广,并于1906年成立丰田织机公司。当时丰田织机生产的棉布曾倾销于中国市场。1894年美国的J.H.诺斯勒普发明了自动换纡织机,1904年传入日本。丰田佐吉遂积极从事自动织机的研究,但受到三井财团反对而辞职赴美考察。归国后在名古屋和刈谷等地独立经营纺织厂,积累研究资金。1926年他终于研制成功自动换梭织机。丰田自动织机上的张力机构、自动换梭机构、投梭机构等重要部分基本上已经具有现代织机的形制,是日本织机制造技术赶上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曾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也许是自己靠技术发明起家进而走向成功的经历,佐吉在临终前,将儿子喜一郎叫到眼前,给他留下了作为父亲的最后一句话:“我搞织布机,你搞汽车,你要和我一样,通过发明创造为国效力。”喜一郎牢记父亲遗言,也做到了这一点。或许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注定了丰田汽车后来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次技术突破。
佐吉不仅仅是个天生的大发明家,他通过身体力行表现出来的商业眼界、不屈不饶的精神和报恩的的赤诚之心不仅仅陪伴他一生,也影响到了喜一郎的成长。“把门打开看看吧,外面的世界很宽广啊。”这是佐吉创建丰田纺织三年后来到中国上海创办海外事业时候说的一句话。现在,在他家乡湖西市,很多人知道这句话,在湖西市出版的《湖西风土记-湖西诞生的为人丰田佐吉》中也有记载。佐吉就读的母校鹫津小学有个传统,就是把佐吉的故事编排成剧本上演,剧本中,老师们常常引用“把门打开看看吧,外面的世界很宽广啊”这句话。可见,佐吉这种宽广的商业眼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当然包括其子丰田喜一郎。
丰田家族还具有感恩的传统,在鹫津小学,附有佐吉说过的“报恩、创造”两个词的钟塔不仅仅为人们指示着时间,也时时刻刻警告人们要知恩图报。据说佐吉成功后从名古屋回到家乡,临近故乡的山谷时,他一定会下车,自己走完剩下的路程。佐吉说:“我无法一直坐车到家门口。山口村是养育我长大的地方。我的长辈、村人们都在田地中汗流浃背地干活,如果我悠闲地乘坐车在他们之中经过,是会遭报应的。”佐吉还会光着脚丫子在田地中走,和村民们在附近抓鱼。关于佐吉这种敦厚、报恩的故事在他的家乡不断流传。这些被后人们称为丰田基因的家族文化背景构成了丰田喜一郎创业的原点,并伴随丰田汽车的成长。
丰田家族也传承着面对困难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佐吉正是在这种精神和毅力的支撑下,从一个未上大学的“文盲”成为了日本发明大王,并造就了丰田纺织王国。他的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工作和创业中,也体现中生活中。佐吉很爱放风筝,有一年秋天,难得碰上没有风的日子,放风筝的人都劝说佐吉放弃,说没有风放不起来。可是佐吉却说:“我们还是放放看吧。”试了很多次后,终于放起来了,佐吉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事情就是这样的,有风的时候放风筝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有困难的时候努力把它放起来才更有成就感。做事业也是一样,不要轻言放弃。”现在想想,老一辈这种迎难而上的作风与丰田汽车那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词也许有着莫大的关系。
点评分析:“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放到佐吉父子俩身上再恰如其分不过了。丰田伊吉虽然是个木匠,没有给后人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但是给这个家庭留下了创造巨大财富的精神法宝。丰田佐吉凭着坚强、自信、感恩、报效国家、不断创新的精神开创了日本纺织业的辉煌成就。佐吉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使喜一郎无疑很好的继承了上述家族法宝,继续开创着丰田汽车的更大成就。
成功的人总有其成功的家庭基因,而这个家庭基因要靠父辈的言行来传递。父辈的行为表现会直接注入下一代人的心灵,构成决定其成功指数的基因。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从丰田伊吉开始,经丰田佐吉,到丰田喜一郎,成功的丰田家族基因代代相传,历经播种、成长、收获,从根源上造就了丰田汽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