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周刊》关于韩寒的雷人报道


 

昨天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对韩寒做了专题报道,题目是:韩寒,中国文坛的坏男孩。大致内容和国内报道大同小异,只是有几个地方,别出心裁,颇有新意。

 

有一句,“Han…is carefully groomed in an epicene,metrosexual way that is unusual among chinese males of his age.”这句话令我费解,说韩寒的装扮,属于很中性,男女不分的都市型男。Epicene这个词,“中性,无性别差异”,形容李宇春倒是合适,郭敬明也可以,虽然他更偏女性阴柔一些。韩寒在我印象中,是一个酷酷的赛车手,有点阳刚之气,经常口无遮拦,还带点血性。

 

从《时代周刊》配的韩寒整页照片来看,不算很中性化,可能亚洲人不太符合欧美胡子拉扎的肌肉男标准。后面那半句更为离奇。大意是,韩寒这种中性化装束,在他的同龄人中显得异类。言下之意,韩寒的同龄人大多属于肌肉型猛男。记者似乎对当代中国不是很了解,全凭臆测。据我的观察,现在不少男青年,哈韩一族,留着长长尖尖的刘海,模样俊俏,在我的审美观里,显得女气十足,催生鸡皮疙瘩。

 

文章谈及韩寒的出格言论,引用了一位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的话。大致意思是,“人们都以为韩寒对政府持批评态度,针砭时弊,属于民主斗士一类,其实不然,他依然是政府的同谋,和政府心照不宣,代表着80后的堕落,即,你只要让我快活,我就不动摇你的政权。青年的躁动不安的多余精力,都被消解到到消费主义的狂飙之中。”这位教授,把韩寒的小说,归入商业化的消费主义类型。

 

这个教授说的有道理。但站着说话不腰疼。不了解当今中国社会的实情,就下如此刻薄的论断,委实不该。韩寒的很多言论,我看了都为他捏把汗,懦弱如我等书生,绝无这勇气。看客总是希望能看到砍头,嗅到烈士颈子里的血腥,这就是鼓吹人性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