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担任由团中央发起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评委开始,我一直被年轻创业者的激情所感动,同时也非常心痛地看到很多大学生好的创意因为缺乏资金和条件而成为一江东流春水;2005年,担任CCTV《赢在中国》节目的创意评委,这次是真正接触到创业的年轻人,也为电视这个巨大的媒体为小有成就的创业者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深深地激动,但可惜的是这一场比赛中被PK下去的项目和选手获得的社会资源和关注度大大降低了。而这两者——“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赢在中国》的遗憾都在YBC得到了弥补。
我为中国有YBC而感到自豪和高兴,我个人代表公司参与YBC的智力支持是从2000年3月开始,而我们的员工作为机构志愿者也全程参与了YBC的发展。他们全职、全身心地投入到YBC经验的总结、知识的整理和组织的成长中,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员工已经无偿为YBC服务了五百多个工作日。
YBC之所以目前受到如此多人的关注,按我们正略钧策的体会和总结在于它的模式的先进性、创新性以及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从根上的结合。YBC整合社会资源,互赢、互动、互利的理念和模式,来自世界上已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先进NGO组织。YBC通过社会、团和政府的系统,三管齐下,尤其是先从条件成熟的试点城市开始,全方位铺展,犹如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贴近中国现实社会的实践,贴近现阶段发展的倾向和需求,帮助创业青年解决除了钱之外的更为重要的困难和问题。犹如当年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后结合中国作为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的实践,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将国际上先进的非盈利的NGO组织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相结合,YBC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独特道路。
YBC从最初在全国不到10个左右的城市办公室到现在拥有遍布全国的22个城市办公室,一路发展壮大,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其中也凝结着正略钧策人愿为中国年轻的创业者贡献爱心和力量的心情、心态和心愿。我们正略钧策将继续一如既往地投入我们的爱心、爱意和爱护,和YBC携手相伴、白头到老。
赵 民
2009-10-26
窗外的阳光破除浓雾,照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