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价值中国网新闻解读大赛评委的三点感受


         


  很高兴能成为价值中国网新闻解读大赛九月份第二周周冠军,很荣幸成为价值中国网新闻解读大赛十月份评委。

  当了一个月的评委会成员,有三点感受:

  一是深感肩负责任重大。价值中国网肯把评选周冠军权限下放给我们,说明价值网充分信任我们。作为评委会成员之一的我一定要尽力不辜负价值网的重托,否则既对不起好作品的作者,也对不起价值中国网。我在价值网算个新人,知识水平有限,生怕投票有失水准,好在自己只有15分,这样想来,放松不少。但是,就是这15分,也有可能影响周冠军的产生,因此,我很看重自己的投票权。我想只要自己尽力了,就算投票有失水准了,大家也可以谅解。

  要评选,首先要细阅50篇入围文章,不能留死角,不然好文章就有遗漏的可能。我深知自身缺陷,那就是阅读速度慢,这样的话,要完整的看完50篇比赛文章,再做出比较,选出优秀作品,没有大半天时间,断断完成不了。为了克服这个缺陷,自十月一日起,每天的解读文章我几乎要看一遍,以便在头脑里留个印象,等到评选当日,再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文章拿出来细细评味,最终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

  记得参加十月第一周投票,价值网是下午2:40左右通知我5时之前完成投票的,因为之前我已对所有入围文章进行了细阅,当天又经过比较,决定投郝金刚〈扩大消费,必须让90%普通百姓真正拥有消费的本钱〉一票,可是没有操作按扭,于是打电话给价值网,价值网答复正在请技术人员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好后通知我。随后,我出门办事,在4:50接到价值网通知,要求5点前完成投票。我赶紧赶回家,打一电脑,刚好5点,正准备投票时,网页显示投票已结束,于是我将自己的投票结果以站内信形式发给了价值网编辑。结果,价值网晚8时左右又通知我,投票时间处长到晚11时,这段时间我可以投票。这兴奋地去操作,依然未找到操作按扭,于是再次与价值网联系,经过价值网的处理,晚9时我终于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幸运的是,郝金刚成为了那周冠军。第二周,我投了孙恩旺《德勤:中国未来将成全球领先汽车生产国》一票,结果中的;第三周,可以投两票了,我投了卢守章《为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感到担忧》和网站创始人林永青先生各一票,结果,价值网规定内部人员不参与比赛,这样卢先生中的周冠军;第四周,几个评委意见分歧较大,结果医药专家杨昌顺先生荣获周冠军,我推选的王先琳获得亚军。

  二是价值中国网的服务不断在提升。新闻解读大赛由于是新生事物,开始时技术未跟上,出现了上文写的小插曲,不过,价值网的服务态度很好,跟进及时,确保了比赛进程的正常开展。在新闻解读大赛刚开始时,有很多网友没有看到或没有看懂比赛规则,疑问重重,例如,“我的文章推荐数及点击量名列前茅,为何未上光荣榜?”价值网及时给予了回复,讲清了比赛规则,取得了网友的理解。上周,我登录邮箱,看到价值网发给我的几封举报信,等我进入入围作品窗口时,看到每篇文章前方都设有举报箱,原来这是价值网新增的功能,目的是防止价值网作者借用别人观点。这个功能好呀!

  近一个月,我发现价值网的程序升级过几次,网站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这为网站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坚定了对新闻解读的认识。我对新闻解读的理解是作者对某个新闻事件的理解、看法以及就该新闻事件对日后经济、社会的影响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或者是跳出新闻事件,寻找观察事件的新角度和内在逻辑线索,概括普遍现象。

  在作评委期间,我有一周感到困惑。这皆源于李雪松的新闻解读。李先生的解读写的很好,这从点击量以及推荐数就可窥见一斑,而且他的解读是固定的模式,我给他的站内短信评价说是李氏解读。他的解读文章过长,信息量过大,可以为网友提供不错的海量信息,但是这样的文章也有一个缺陷,文章太长,观点不太紧凑。

  个人观点,新闻解读就是要抓住新闻事件的某一方面,深入剖析下去,发表自己明确的观点,这样的文章以千字文为最好。少了阐述不清,多了容易导致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