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半年一轮轮的冲杀,刚需为主导的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出现疲态,并纷纷服软。成交量下滑,观望之势再起,唯有成都等极少数城市,依旧热情不减当月,在全国商品房连降两月,即分别环比下降了0.19和19%的同时,却一枝独秀的创造了6-8月月均环比增幅达5.76%的骄人成绩。
也许一个6亿,一个4.5亿,远远无法和“星河湾一天40亿”的规模相提并论,但积少成多算下来,成都楼市还是以环比增长的整体业绩脱颖而出。
事实上,成都楼市的这轮回暖,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多管齐下的暖市政策,使得从08年的12月份开始,成都楼市就已经有了回暖的态势,只是当时的市场被冻僵了,都以为是回光返照。
言归正传,谈近两月的成都楼市,为何能够一枝独秀?
一、救市政策的惯性作用
谈到救市政策,必先了解救市内容
1、
2、
其实,这里头涉及到许多敏感点,有些甚至是重大方针政策性问题,比如购房入户。而大家知道,今年曾一度谣传上海市又再动“蓝印户口”的动向,最后胎死腹中。还有入户后享受医保教育等权利,在我们这个还是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巨大,社保不健全的情况下,除了成都仗着城乡统筹试点的特权敢批,其他城市怕是不敢碰这颗烫手的山芋吧!
由于重建,就可以享受政策上的特殊优惠,由于是“统筹试点”,就可以“第一个吃螃蟹”,有了这两道“免死铁卷”,这个还是属于政策市的“楼市”,哪能经得起政府的“温热”,几把火下去,不热才怪!
二、旧城改造,人为催生需求
旧车改造并无多大特异功能,关键是拆迁补贴相对优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就说拆迁需求吧,补贴相对较优,住宅按被拆迁房屋评估价的30%给予购房补贴,非住宅按被拆迁房屋评估价的20%给予购房补贴;提前搬迁户奖励不超过6万元的基础上,选择货币补偿安置的,还将另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500元的面积奖;对被拆迁人得到的货币补偿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和契税。一次性发放的临时安置补助费,以6个月计算;住宅的搬家费增至1200元;提前搬迁奖励每户不超过6万元;增设物管费补贴5400元、煤气安装费等等补助……
造成了拆迁主要区域的销售量猛增,尤其是城东这个旧城改造的重点区域,部分楼盘售楼处的拆迁购房者比例,远超其他类型购房者。
三、城市升级以及省会城市的“吸纳效应”
四川乃“天府之国”,那成都就应该是 “国中之国”了。成都是四川省会,它的医疗、教育、生活水平相比于外地,自然有着无比的吸引力。加上成都市政府针对外地购房者的“惠六条”,外地购房者岂能坐视不顾?!2009年一季度,外地购房者在成都中心城区买走了11653套住宅,其中,仅3月份就买走了5802套,超过当月总成交量的1/3,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而其他年份,外地购房者也是不容忽视的主力之一。
成都处在重灾之地,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全国的目光,凭借重建的功劳和“苦劳”,省一级层面的完全可以凭此杀回京城,而市一级层面的完全可能是省里新一届的候选人。成都楼市“一枝独秀”,当然是“顶戴”之上,再“锦上添花”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