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分类:易经讲义
这就是从治乱的角度来说的,天下大治虽然好,但未必就能长久啊!往往大治之后,也会有大乱。所以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这几句话是有警示作用的。《系辞》这里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只有这样时时不忘,随时警惕,才能够身安国治,持盈保泰。下面,作者就用否卦的九五爻,来为上面的分析作证明。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否卦,上乾下坤,天地否,你理解成否定的否也可以,否者,非也,所以这是否定之卦。但是,上为天、下为地,本来天地之位就是这样的嘛,为什么是否呢?反过来看,地在上、天在下,跟我们的经验相反,为什么又是泰卦呢?所以,这就涉及易经当中的一个原则。乾、坤实际上代表阳阴二气、刚柔二气,二气要相交、相互呼应才好。阳气的特点是上升,阴气的特点是下降。地天泰,阴气在上,阳气在下,一升一降正好相交,所以因天地相交而泰。而否卦正好相反,阳阴二气各自上下,不能相交,就不能泰,阴阴二气不交,当然就是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凡人处于否卦之时,当然就不得时,所以称为“匪人”。匪者非也,像这样的“匪人”当道,这个道肯定就不能行。从社会人事的角度上来说,为什么社会治理不好?为什么君臣上下不能够沟通?为什么民间疾苦不能上达于朝?皇帝是皇帝,臣子是臣子,百姓是百姓,互相之间没有任何互动交流,最高领导也不下来微服私访,这是为什么呢?中间一定出了问题,肯定是“匪人”当道,皇帝不像皇帝、臣民不像臣民,所以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如果是一个正人君子处在否卦之时,你想有所抱负,想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来,就非常之难。“不利君子贞”嘛,为啥呢?因为“大往小来”之故。
对于“大往小来”,我们手上这本书的注解说“上乾往下,下坤往上”,这是肤浅之论,实际上,卦辞的正解还是要看彖辞。“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为什么?彖辞说“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说得很清楚。我们看一年四季之所以有条不紊,就是因为天地之间、阴阴二气的正常交流才产生四季通泰的感觉。如果是天地不通、阳阴二气不交,那么在气候上就会出现异常的变化。
落实到社会人事上来说,“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如果上下不交,君王不与臣民交流、中央不跟地方交流,那就会乱套,国家就会陷入一种很混乱的状态,就是“天下无邦”。我们看现在有些当领导的,成天高高在上,从不跟下层人员进行交流,甚至连自己的员工都不认识,这样“匪人”当道,怎么可能把事业搞好呢?
下面说“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这是把否卦的卦德具体落实到精神层面上。一个人如果内心阴郁沉重,但是外表好像很积极、很阳光,实际上这就是很虚伪的人。“内柔而外刚”,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优柔寡断,飘忽不定,但外表又处处显出一付果断刚强的样子,跟这种人打交道也很麻烦。“内小人而外君子”,遇到这种人,你最好也敬而远之,不然,有的是苦头吃。这几句话都是在描述“否之匪人”所体现出来的种种精神状态。“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在这种否卦当令的时候,就是小人得志,君子不得志的时候。面对这个局面,有抱负的仁人君子就应该把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暂时收藏起来,要作好“独善其身”的准备了。
再来看大象辞:“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容以禄”。这里说得很清楚了,遇到天地不交的时候,一个真正有修养、有智慧、有德行的君子,就应该以简朴、节俭的行为态度,来躲避时世的艰难,以蓄养自己的德行。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去逞强好胜,不要去名利场上混、去官场领那份衣禄。这个时候你最需要的是“潜龙勿用”,不要乱当出头鸟,最需要的是“以俭德辟难”,退后一步天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