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顺以动


 
    作者:利奈尔 分类:易经讲义
 
    “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这就是说,天地都是跟豫卦一样,它都是随顺因缘而动的,更何况你是在社会人事上面呢?天地万物,确实是这么顺其自然地运行。这些自然规律都是可以预知的,天地万物都是顺从于自然规律运动变化的。天地万物是如此,那么你要做建国封侯的大事,要行军打仗,也同样是如此。“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忒,指混乱、颠倒、错乱。天地都是因为顺其自然的运动,所以日升月落,周而复始,它不会乱来,太阳不会在晚上出来,月亮也不会在白天发光,它们的运行都不会超出自己的轨道;同样,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更替,它也不会颠倒错乱。“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圣人,指的是居于最高领导地位的圣王君主。圣君能够顺乎自然规律而治理天下,那么刑罚就会很清明,老百姓也会顺服,社会也就太平。
  
  “豫之时义大矣哉!”我们前面说豫卦的核心是讲怎么动,现在,有了上面对“顺以动”的认识,那么豫卦所体现出来的“动”的精神,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每一个时代来说,都非常重要,永远都值得人们借鉴。
  
  下面我们来看大象辞:“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雷出地奋,雷地豫,这个就是豫卦的象。“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从这里看得出来,中国古人对“乐”的体会很深。
  
  中国古代是一个礼乐文化的社会,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乐”的教化。“先王”指的是上古的尧舜禹等理想圣王,他们在自己的时代,各有各的庙堂之乐。尧帝的庙堂之乐,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歌,名字叫做《大章》。尧帝把天下治理得非常好,形成了一套效率极佳的章典法度,史书记载他是按照天上星宿的排列,然后指定人间各级官员的位置,他的这个章法是效法于天象的。所以,尧帝时代的国歌叫《大章》,就表明尧帝为人间社会建立起了最了不起的大章大法,非常令后人赞叹。舜帝时代的国歌,称之为《九韶》,韶是韶继之义,舜帝继承了尧帝的德业,那么《九韶》之乐也表示他完全继承了尧帝的大德,所以也令人赞叹。到了大禹继天子之位的时代,国歌又改了,叫《大夏》。因为禹是夏朝的开创者,夏也是指大,有盛大的意思。《大夏》之乐,还是称赞大禹了不起,表明他把尧舜之德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
  
  当然,先王作乐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搞流行音乐的人,做音乐纯粹为了娱乐。先王作乐是为了“崇德”,为了崇高德行,让人们对先王之德有一个崇尚和缅怀;让人们能够以虔诚之心来面对这个新社会,明白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按我们小时候流行的话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要珍惜。以前我们上学,每天升国旗、奏国歌,只要一听到喇叭里响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那是相当的激动、相当的振奋!所以就“作乐崇德”的效果而言,古往今来的庙堂音乐,都是一样的。
  
  当然,现代人对“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已经不时兴了。不过对古人来说,这是很要命的大事。这些庙堂音乐,首先是要讨好“上帝”,要让老天爷高兴才行啊!大家不要以为古人迷信哦,其实,古代圣人们的心里亮堂着呢!他让君王们讨好老天爷干什么?实际上,老天爷高兴就是老百姓高兴啊!所以《尚书》里面就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你要想知道老天爷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吗?那你就去看老百姓,他们眼里看到了什么,就是老天爷看到的东西。你要想听见老天爷在说什么吗?那你就下去听老百姓们在说什么,去好好倾听民间的疾苦,老百姓们在说什么,就是老天爷在说什么。所以“殷荐之上帝”,就是要讨老天爷的高兴。老天爷听了这些音乐高不高兴?你讨好老天爷的效果如何?那就要看老百姓高不高兴。
  
  这里的“以配祖考”,就是祭祀祖先的意思。中国人不能数典忘祖,后人做任何事,都有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在盯着你,所以要用最好的音乐来敬上天、敬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