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领衔小食品行业“口红效应”


 

受迪拜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再度降温,国内股市又经历了新一轮的剧烈震荡,种种迹象都表明,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还尚未散去。与此同时,中国出口贸易的回暖趋势也全面减缓,然而中国传统干果类食品再次成为“口红效应”的主角,这其中以瓜子食品的表现最为抢眼。
 
所谓“口红效应”通常是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日前,记者从中国食品协会坚果炒货委员会了解到的信息显示:2000年后,中国炒货产品出口的交易量持续增长,瓜子和板栗的而这种增长趋势并未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08年有所减缓,反而小幅上扬。据有关专家分析,中国炒货产品在品质和价格等因素上都具有绝对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近几年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逐渐加快,这都成为中国炒货走俏国际市场的直接原因,而在金融海啸中,传统的小商品贸易并未受到冲击,又给了炒货提供了增长契机,于是这种趋势就变得更加明显。但专家同时也表示,目前的局面只是看作是短期需求旺盛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中国炒货已经具有国际品牌地位。在未来,品牌化、规模化依然是包括炒货在内的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方向。
 
同时今年国内的瓜子市场也异常火爆。据了解,包括真心食品,傻子瓜子在内的一线品牌早在9月份之前就已经达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而除此之外,国内其他中小厂家的销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显著增长。并且,国内以瓜子为代表的干果类食品的销售高峰期一般都在冬季。随着元旦和春节的临近,瓜子作为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休闲食品,在岁末年初还将迎来新一轮的销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