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长时间无法为自己提供标签。
每次进入一个新加的群,就会被要求更改群名片,包括所在的机构名、自己的职位当然也包括称呼,但由于本人持续地无职位无机构的状态,导致自己难以给自己确定一个身份。
有人说,既然你经常写文章,那么肯定是作家了?我却认为通常作家给人的感觉都是写小说、写散文之类的东西;但我写的又是观点、评论等东西,显然作家大体不适合我。
于是就有人把本人归类为学者,我也相信自己有学者的严谨思维方式,可以做到谨言慎行,但学者的言论与理论支撑通常都来自教科书,通常都有比较高的学历,并在某个机构做研究员或者教授。
孔子说:“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宋·陆九渊《语录》里说:“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本人与大部分学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学者通常皓首以求的是以毕生之所学去“注六经”,而本人的许多思想与观点基本来自经验积累、感悟、逻辑、思考与判断,来自书本的那些东西仅仅作为自己所提出的观点支撑,而且总是可以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充足依据。
由于本人的许多观点及论证的过程均得到广泛的认同,许多朋友又将本人当成专家,但那似乎也不大恰当,因为专家通常关注的领域是被细分过了的,本人所涉猎的领域却比较庞杂,并且各领域之间有一条隐性的脉络彼此联结,貌似互不相关,却有彼此支撑。
所以,个人感觉,对本人更恰当的称呼是“思想者”。
所谓思想者就是那种既没有达到思想家的高度与造诣,而且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得也不洒脱,尽管如此,却一直没有停下归纳思想的脚步的探索,类似创业者“在路上”的生活方式。
在本人看来,思想者是个值得尊重的标签,因为人的思考很多时候是自由的。
每个人都可以作为思想者,不同的只是思想的层面不同而已。
比如,某些人是拥有并尊重自己的思想,但另一些人只能为了生存与图谋发展,或者某些顾虑而追随别人的号令;某些人可以捕捉自己的思想,但另一些人则任由自己的思想如水一般地流逝;某些人可以客观清晰地描述、论证自己的思想并可以自圆其说,但另一些人则把思想神秘化,讳莫如深地加以隐藏;某些人持续性地把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并系统化整理,但另一些人可以做到系统化整理,却难以做到持续性;某些人注重思想的积累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去传播,另一些人则仅仅积累思想,不求温达于世;某些人在传播的时候注重自我保护,为自己提供安全防范,另一些人宣泄思想的同时却引火烧身;……
思想者是不能被约束的。一旦被约束就会成为专家,一旦失去自信心就会回到书斋与象牙塔中,沦落为学者与研究员,为某些政治与利益集团所利用;但成为别人专业理论的帮衬,就会被别人控制自己的嘴巴与思维,这与民工被人控制自己的时间与体力相比更为可悲。民工出卖的仅仅是自己的体力,但专家出卖的却是自己的灵魂。而且民工影响的仅仅是自己,而专家却会影响一大批人。因为在一个不能说真话、只能帮助有钱有势的人自圆其说的环境中,专业也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但专家只有被人利用才会有价值,专家总是在力求得到自身价值的最大程度的发挥,因而就必然要遵循三大原则——服务有形化、限定领域、听从指令,在此三大原则的指导下,专家就成了别人手中的工具,或者是用来谋求利益或者是谋取名誉。这些,从纯粹的思想角度看是可悲的,但却是专家生活与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因为谁都要生活,谁都无法离开物质世界,谁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思想者是需要保持理性的,一旦失去理性就会铤而走险甚至疯狂,并成为国家机器的牺牲者。
因为秀才总是很容易面对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义愤填膺,甚至有甘心为正义舍生忘死,不成功则成仁的气概。那是思想者感性化的极端,但毕竟即使造反都要讲究一定谋略的。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成功的起义或者颠覆性的政变与运动中,哪次都是运筹帷幄加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而不单纯是自己有相应的冲动,思想者想达到成功的境界,更多的是需要代表一些人,甚至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并以谋略来领导力量的。
一个思想者,在没有完全成熟之前是不能追随社会热点的。思想者一旦追随热点与传媒,就会让自己的思想肤浅并成为在公众场合被评头品足、街谈巷议的谈资。
因为思想者功力不够定会走火入魔,那虽然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却会失去清醒的思想与判断力。客观地说,只有媒体才关注时效性的东西,只有村妇茶馆等地方才会充斥着对小道消息的传播与加工,但那些同样是热血与感性的混合物,难以得到理性的制约。
思想者不如作家般地风光并有巨大收益,不如学者般地深邃与学识渊博,甚至没有专家一般地成为意见领袖,但他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思想甚至思维方式,虽然不求“温达于诸侯”,而仅仅“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更没有达到“君子立言”的程度,但他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东西,有坚定的信念。
如此才值得贴上“思想者”的标签,这个标签对任何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同时也是对思想者自身的一种鞭策,因为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差异核心就在于思考。
同时没有一种思想是可以停下来的,停下来就意味着失去生命的意义。托尔斯泰在晚年差点自杀,因为他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他说:“如果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我就没有活的必要。”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附:关于思想的部分文章题目:
20、如何做有价值的思想家(下)——思想者传播思想成功三步曲(5月26日)